Beckon
12月2日蔡英文總統和美國即將上任的總統川普簡短的通話互賀當選,川普且以「台灣的總統」稱呼蔡英文,違反了美國「一中政策」的承諾,引起了國際震盪,成為主要媒體的頭條新聞。大快台灣的民心。
至少短期內,這事件對台灣是利多。國際媒體都再度提到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而且台灣人反統 ,不願台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對這通話互賀事,台灣應該感到欣慰與高興。但也應注意到國際媒體最關切的是此事對美、台、中三角關係的影響。媒體與外交專家針對此事討論最多但找不到答案且無法預測的是:川普上任後的對中策略是鷹或鴿?會不會承襲40年來美國的「一中政策」?其中當然包括不在言中但台灣最關心的:以「美國第一」為競選主軸而且一向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是否會像卡特與極端反共的尼克森總統一樣,為了美國的利益犧牲台灣?
一個國家依據自己的利益決定外交政策是理所當然無可厚非。歷史也告訴台灣,美國總統在競選中及剛上任時,對中國的態度都比較強硬,但不久就屈就於外在環境溫和下來。美國很受尊重的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及賓州大學的外交政策研究中心(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就以小布希為例,指出小布希總統在競選期間及剛上任時對中國的強硬態度,在911事件後,由於需要中國幫忙解決美國在朝鮮問題、反恐和經濟上的需要而軟化。並指出類似的轉變也發生在雷根與克林頓任內。
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的沈丁立接受紐約時報的訪問時說,如果這種接觸在川普上任後持續,他認為中國應與美國斷交,那時美國就無法期待中國在伊朗、北韓、氣溫變化等問題幫忙美國。美國會找台灣嗎?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也自恃無恐的說,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國而且軍力日日增長,幾乎足以任所欲為。
不少觀察家相信,中國將併吞台灣視為其核心利益,任一在位者若試圖放棄這目標就會斷絕自己的政治生命。他們擔心此次的通話事件會使中國對美國增加壓力,迫美國逐漸降低對台灣的支持。這將很不利於台灣。是我們應注意的。
台灣在經濟與軍力上無法與中國抗衡。但此次的蔡、川通話互賀能發生是由於台灣幾十年來自立奮發在政治與經濟上不斷改進,而造成的良好國際形象與好感。這就是台灣與中國角力的實力。也是台灣有能力也必須增強的國力。
蔡英文總統的就職演說,提出了她的執政目標與遠景。她的執政目標與台灣要增強國力必須走的路相合。她也承諾新政府會立刻展開行動。但請求國民給新政府一點時間,請大家跟新政府一起走上改革的路。也說:
“只要我們相信,新時代就會來臨。只要這個國家的主人,有堅定的信念,新時代一定會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上誕生。”
蔡英文執政不到七個月。台灣的媒體、名嘴及立委們不分藍綠,不肯下功夫過濾、探討、分析事實。寧願當閒話人,將片面的資訊、意見或謠傳相混淆充當事實傳播喧染。聽眾與讀者無法瞭解全面、真實的情況。導致蔡英文的民調大幅下降與社會的憂慮。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Miller Center有一個專門研究如何幫助總統就任第一年執政的研究計畫。也發表了七個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所謂100天的蜜月期是媒體製造的假相,毫無事實根據。也指出總統執政的第一年不是政績的關鍵年。反而可能是執政最難的一年,即使總統與國會多數黨同屬一黨亦同。甘迺迪總統的就職演說呼籲以果斷與犧牲的精神來應付當前的許多挑戰。但同時指出:
“凡此種種不會在最初的一百天中完成,不會在最初的一千天中完成,不會在本政府任期中完成,甚或也不能在我們活在地球上的畢生期間完成。但讓我們開始。”
長期觀察臺灣政治的美國大衛森學院政治學教授任雪麗 (Shelley Rigger) 今年九月在接受美國之音的訪問時說,蔡英文總統在重重困難之下算是已經做的不錯。最受關注的台海兩岸關係沒有變得更糟。 蔡英文也開始推動司法改革、轉型正義、不當黨產追討及改善勞工生活品質等長期性專案。在處理高速公路收費員失去工作、計程車司機抗議UBER等社會問題上,雖然還是有對蔡政府的解決方式不滿,但至少它盡力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
一個有效的民主需要的是正面的監督與批評。媒體與政治工作者若製造亂象會使民主倒退。倒退不是台灣的選項。此次蔡、川通話互賀凸顯了台灣之困境及突破困境之道 – 提昇軟實力。
國家政策的建立與執行見仁見智鮮有絕對的對與錯。如果我們拋棄成見、捨棄媒體的膚淺、片面報導,我們會發現,新政府對蔡英文的改革承諾,已經開始打基礎往下紮根,以下模仿上述甘迺迪及蔡英文兩位總統的就職演說詞與大家共勉:
新政府的執政目標與遠景不會在最初的一百天中完成,不會在最初的一千天中完成,甚或不會在新政府任期中完成,但讓我們一起走上改革的這一條路。只要我們相信、努力,新時代就會來臨。只要台灣的主人,有堅定的信念,異中求同共同奮鬥,新時代一定會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上誕生。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