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6, 2024
Home專欄Beckon及時修正美國的對中政策 (Beckon)

及時修正美國的對中政策 (Beckon)

近半世紀來,「一中」政策一直是美中外交關係的基礎。下任總統川普在Fox News 電視採訪中為自己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最近的通話辯護時堅稱,美國不受一個中國政策的約束。他表示「一中」政策可以用來作為一些有爭議的問題的談判籌碼。

這段話讓不少中國問題專家再度受驚。他們擔心如果川普上任後真的執行他有關中國的發言,美中關係會急速下降。即使不導致戰爭,也會給美國製造麻煩。例如將給波音的飛機訂單轉給其對手空中巴士(Airbus) 在中國市場更加歧視美國科技公司,降低其競爭力;加強與北韓的關係,鼓勵北韓製造麻煩;透過伊朗增強其在中東的影響力,以削弱美國在該地區的威望等等。

但在另外一些中國問題專家看來,兩岸關係受到撼動不一定是壞事。例如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 the China Relations at the Asia Society) 就認為,以保持現狀來维持台灣海峽的和平已不易持續,也不能讓民主台灣的大多數民眾滿意。川普式的戰爭邊緣冒險策略是會引起中國危險、激進的回應,或導致中國重新考慮自己對台灣的強硬立場,目前難料。

美國國會研究室2014年China/Taiwan: Evolution of the “One China” Policy報告指出,美國的「一中」政策裏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兩岸都不得片面改變「現狀」。但是「現狀」的定義找不到答案。40多年來,美、台、中三角關係的現狀已完全不同。政治上台灣已實施民主,中國還是共產黨專政。經濟上,中國已從落後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大國,而且很快就會超過美國;台灣的經濟也已過度依賴中國。軍事上,普遍的看法是,若中國侵台,台灣的軍力無法對付中國,必需美國及時馳援。而且依據智庫蘭德公司最近的研究報告,美中戰爭如果在10年內發生很可能會是平手的結局。

2015年3月美國的外交關係協會 (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 發表一篇「修改美國對中國的大戰略 (Revising U. S. Grand Strategy Toward China) 」 的特別報告。這報告頗有份量。其內容是作者Robert D. Blackwill 與Ashley J. Tellis 的見解。他們具有豐富的學術、政策擬定與外交的實務經驗。前者曾任哈佛教授、布希總統的副政策顧問、外交特使、曾負責美國中、長期外交政策的擬定。後者曾任蘭德與卡耐基智庫的研究員、外交官、總統特助、並在白宮國安會負責過美國對西南亞策略的擬定。

Blackwill 與Tellis說明,幾十年來美國對中國政策的基本假設是,世界的和平安定有助於中國的成長,美中關係雖相互競爭但不敵對。將中國視為負責任的利益關係者讓中國有融入國際社會的空間,是雙贏政策。

Blackwill 與Tellis指出,美國善意的包容與容忍政策不僅未能引導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關係者,反而讓中國有機可乘,要求其它國家遵守現行國際規範,來增長其經濟能力、鞏固中國共產黨的統治,擴軍擴武。然而中國坐大後,卻違反讓其得以崛起的國際規範,一再耀武揚威擴充主權主張,試圖取代美國成為亞洲與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他們呼籲,除非美國願屈服於中國之下,中國政策必須改為以「平衡」中國的崛起為中心,將重點從「支持與合作」改為「壓力與競爭」來面對中國的崛起。如此才能保護美國與盟邦的全球利益。

Blackwill 與Tellis的建議包括:活力化美國的經濟、投資增加軍力、強化與東亞盟邦的關係,及增進與中國的高階外交以避免誤解擦槍走火。

對這些觀察與建議,台美人會說:我們早就告訴你,美國目前的中國政策姑息中國、違反美國利益。再不改就來不及了。

針對台灣,Blackwill 與Tellis認為,美國與台灣間一個全面、耐久的非官方關係必須是美國新中國政策的一部分。美國應遵守台灣關係法賣台灣需要的防衛武器給台灣。他們這觀點雖然不夠積極主動,除了「非官方」外,我們原則上可以贊同。但首先我們必須指出,即使美國暫時不敢放棄一中政策,所謂「防衛武器」除了硬體,也應納入台灣自力生存所需的軟體,例如擴充國際空間、簽署單邊與多邊貿易協定、軍隊的訓練等等方面的積極協助。

更重要的,我們認為美國的中國政策應包含積極主動的活力,而且必須廢除一中政策,展現美國不會放棄盟友的決心。如此,美國才能穩住已經動搖的東南亞國家,才能與中國競爭,才能維護美國的利益。

現在的台灣已不是兩蔣時代的台灣。台灣毫無意願「反攻大陸」或侵犯、挑釁中國。一個強且有力的台灣才能成為美國東亞政策的支柱,有效的協助美國維持東亞的安定。台灣需要美國,美國也需要台灣。1226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