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4 11 月, 2024
Home政治評論戰區核詐騙(費學禮)

戰區核詐騙(費學禮)

Richard D. Fisher,Jr.

千百年來,詭計和騙術已經成為中國戰略文化與治國之道的一部分。

因此,質疑中國在戰區或射程低於五○○○公里的戰術核武器方面可能訛騙詐欺,便顯得至關重要。

早在西元前幾個世紀,匯集中國軍事專家智慧的結晶《孫子兵法》,就已經得出結論:「兵者,詭道也」。

《孫子兵法》在西方經常被引用,彷彿已是陳腔濫調,但它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黨軍中國人民解放軍而言,仍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

此一事實可以完美地解釋,在中國的治國方略和中共的官方說詞中,詭計和詐術為何佔據中心地位。

例如,一月廿五日,前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上表示,中國不會落入與台灣發生「中國人殺中國人」戰爭的「陷阱」。

因此,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台灣人,可能會自動成為目標,而且,崔天凱所屬的中國共產黨,歷來一貫毫不猶豫地殘殺中國人,迄今已經有至少五○○○多萬人遇害。

緊接在「詭道」之後,《孫子兵法》建議,「故能而示之不能」。

訛騙詐欺華府 放棄捍衛台灣

中國共產黨及其人民解放軍似乎認為,「詭道」的優先要務之一,就是設法讓潛在敵人相信,解放軍沒有或只有少量的戰區核武器。

欺瞞對手的最大好處之一,是讓解放軍能夠在大規模入侵台灣前夕,展現發動戰區核作戰的強大能力,這種衝擊或許足以說服優柔寡斷的華盛頓領導階層,在多場全球衝突的重重壓力之下,放棄捍衛台灣。

現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坎寧安(Fiona S.Cunningham)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傅泰林(M.Taylor Fravel),曾在二○一九年秋季號的《國際安全》(International Security)期刊聯名發表一篇題為《危險的自信?中國對核升級的看法》(Dangerous Confidence? Chinese Views on Nuclear Escalation)的文章,文中大量引用中國的書面和訪談資料,他們的結論是:

「無論是在一九八○年代為了反擊蘇聯可能入侵中國,還是迄今為止在對美國的海空戰事中威脅進行有限的核打擊,中國都從未部署過戰術核武器。」

根據作者二○一六年在北京的訪談,他們進一步斷定,「中國看待戰術核武器的關鍵假設之一是,中國不需要以核武器來取代傳統武器,即可取得相對於對手的軍事優勢或脅迫優勢。」

東風-26「核常兼備」? 專家質疑

他們提出警告,認為射程達四○○○公里的東風-26中長程彈道飛彈,可以做為戰術核武器。在中國二○一五年舉行的大型閱兵式上,東風-26飛彈被大會司儀描述為既可裝載傳統彈頭,也能攜帶核彈頭的「核常兼備」利器。

然而,兩位作者質疑這種可能性,認為東風-26飛彈不太可能裝載核彈頭,因為解放軍還有其他核武裝的中程飛彈,以及射程更遠的洲際核飛彈。

美國科學家聯盟(FAS)的克里斯登森(Hans M.Kristensen)、科爾達(Matt Korda)、瓊絲(Eliana Johns)和奈特(Mackenzie Knight)等專家,則在《核筆記:中國的核武器,二○二四》(Nuclear Notebook,Chinese nuclear weapons,2024)專欄中,對東風-26飛彈做出更新的評估。

美國國防部在二○二三年的《中國軍事力量報告》(CMPR)中研判,解放軍擁有二五○具飛彈發射器和五○○枚東風-26飛彈。四位作者在引述五角大廈這份報告後指出:「…我們審慎估計,目前可能只有一半的東風-26飛彈發射器,可做為區域性核武器使用。」

但是,雖然美國國防部在二○二二年的中國軍力報告中明確指出,射程達三○○○公里的東風-17飛彈可以裝載高超音速機動核彈頭,二○二三年的報告卻沒有提到這一點,導致美國科學家聯盟的結論是︰「…我們不再將東風-17納入我們對中國核力量的評估之中。」

然而,如果解放軍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部署了多種類型可裝載戰術核彈頭的戰區飛彈呢?

俄羅斯戰略火箭軍前副參謀長艾辛(Victor Esin)大將的觀察,可以協助我們思考這個問題。艾辛在古巴飛彈危機期間展開他的職業生涯,擔任蘇聯SS-4核飛彈的代理首席工程師,後來投入數十年時間捍衛俄羅斯對抗中國的核武威脅。

儘管艾辛早在一九九七年退役,但他在俄羅斯智庫開拓出事業第二春,曾多次以特邀專家身分出席古巴飛彈危機的研討會,也是俄羅斯公開評論中國核力量最多產的名嘴之一。

在二○一六年十月廿六日發表於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的一篇文章中,艾辛認為,解放軍當時擁有大量一九九○年代中期推出的東風-11和東風-15短中程彈道飛彈(SRBM),以及更新型的東風-16中程飛彈。

艾辛發現,「所有這些飛彈在裝彈方面都有兩種變體—傳統與核彈頭。根據現有的資訊研判,約十%到十五%的東風-11飛彈,以及廿%到廿五%的東風-15飛彈,都是配屬核彈頭。」

如果解放軍所有戰區射程的飛彈和巡弋飛彈,包括東風-11、東風-15、東風-16、東風-17、東風-21、東風-26,以及長劍-10陸射、長劍-20空射攻陸巡弋飛彈(LACM),其實都擁有核常兩用能力,或是能夠裝載核彈頭,情況又會變得如何?

美方報告 忽略共軍空射巡弋飛彈

二○二三年中國軍力報告指出,解放軍擁有二五○○枚中長程、中程和短程陸射彈道飛彈,以及三○○枚陸射巡弋飛彈,總計共有二八○○枚陸射飛彈。

然而,二○二三年報告並未提出對解放軍空射巡弋飛彈的估計。

中國空軍目前擁有約一五○架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生產的轟-6K/J/N戰區轟炸機,作戰半徑三○○○公里,每架可攜帶六枚長劍-20攻陸巡弋飛彈。

這可能意味著中國空軍一次出擊可以發射多達九○○枚攻陸巡弋飛彈,或是三梯次出動共二七○○枚攻陸巡弋飛彈。

在台灣戰爭中,解放軍可以從中國內陸發射一五○○公里射程的長劍-20飛彈。在極為密集的整合性防空系統保護下,它們有能力存活以承擔多次出擊任務。

由於解放軍戰區射程飛彈的總數可能將近五五○○枚,我們不禁要問,其中有多少飛彈將會裝載核彈頭?

中共/解放軍可能永遠都不會公開確切數字,美國國防部中國軍力報告的開放/公共版本也沒有提出相關估計,或許是收錄在非公開的機密版本裡面。

如果採用美國科學家聯盟的估計,將半數東風-26飛彈視為戰區核武器,套用於所有戰區飛彈之後,我們或許可以判定,解放軍可能擁有多達二七五○枚戰區核飛彈。

或者,如果將艾辛將軍對於裝載核彈頭的短程彈道飛彈所佔比率的平均值(約十七.五%),套用於所有戰區飛彈,我們可以推論解放軍可能擁有九六二枚攜帶核彈頭的戰區飛彈。

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可能由中國空軍的殲轟-7戰鬥轟炸機、蘇愷-30MKK戰機和轟-6K/J/N攻擊機投射的自由落體戰術核彈。

當然,這些都只是估計,或許可信度很高,但對於浸淫於《孫子兵法》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訓誨的中國戰略文化來說,能騙就騙、無所不騙的詭詐行徑變得理所當然,掩蓋實際的戰區核力量原則和能力,企圖藉此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在對台戰爭中迅速取得上風。

美應增戰區核武儲備 嚇阻戰爭

到了二○二四年,美國還是沒有在亞洲部署戰術核彈,也沒有可掛載核彈的短程、中程或中長程陸射彈道飛彈,當然也沒有核武裝的巡弋飛彈。

拜美國前總統川普所賜,在極少數可以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三叉戟」(Trident)核潛艦上,部署了低當量的W76-2戰術核彈頭,但動用「戰略」飛彈可能會讓中國、俄羅斯或北韓找到藉口,擴大彼此之間的戰略核武器交流。

華盛頓似乎應該迅速增加戰區核武器的儲備,至少必須達到足以對稱嚇阻中國、俄羅斯和北韓的戰區核武器,以避免在亞洲一旦爆發衝突時,必須動用升級的戰略核武器。

(作者費學禮為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自由時報0302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