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於1980年4月5日啟用,如果以第一次政黨輪替為起點來算,台灣的轉型正義之路,已經走了二十三年(註:立法院於2017年12月立法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那已經是蔡英文任內)。這個被稱「蔣廟」的獨裁者崇拜之地,仍然屹立在那裡,唯一「成功轉型」的就只有那個牌樓,從「大中至正」改成「自由廣場」。原來的獨裁者廟門成為一個開放、自由的花園。只是自由廣場的牌樓遙遙與蔣廟相望,到底是自由廣場的民主開放鎮住了獨裁者的陰魂,或者只是一個意外的諷刺呢?轉型正義走了如此久的路,民主的台灣面對獨裁者的陰影,會繼續保持這種諷刺的景象還是會有所突破?在選票至上的今天,還需要另一個二十年嗎?
公元2000年,臺灣終於變天,民進黨的陳水扁執政,實現了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也是本土政權紮根斯土的一年。不過因為朝小野大,阿扁也只能在第二任的末期才推動將中正紀念堂改做「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正門的牌樓上「大中至正」改為「自由廣場」。
根據當年的報導,中正紀念堂的主管機關是教育部,處理中正紀念堂以落實轉型正義的超級任務,就落在教育部長杜正勝的頭上。
杜正勝說,處理中正紀念堂是民主人權轉型正義的實踐,所以是教育部的重大施政。但因牽扯太大,在阿扁執政後期才進行,已經晚了,氣勢弱了,處理起來爭議就會比較大;當時想要拆道牆都會引起強烈反彈,遑論拆掉整棟建物。這是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
資深媒體人韓國棟說,其實杜正勝並不認同「台灣民主紀念館」這個名稱,因為蔣介石是破壞民主的人,這與民進黨對蔣介石的理解不合;更何況這整棟建物都與蔣介石已融成一體,建築物的本體是蔣介石,民進黨再賦予他一個「台灣民主紀念館」的名稱,這是矛盾的。
2007年3月2日,包括教育部、公共工程委員會、經建會、文建會、法務部和新聞局等行政院相關部會共同組成的專案小組開會決定,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館內陳設還會納入台灣民主發展過程的一些展覽物件,至於外牆如何處理,會由市民參與決定。「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於5月19日掛牌。(引述自韓國棟專文)
不過,當時的台北市長郝龍斌為了阻止教育部拆除中正紀念堂圍牆及牌匾,市政府文化局在3月下旬啟動文化資產鑑定程序,隨後將中正紀念堂列為「暫定古蹟」。
5月19日,陳水扁總統就職七週年的前一天,「台灣民主紀念館」揭牌。當時為了克服台北市政府的阻撓,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以維修工程的名義搭起鷹架,「技巧性 」地用布幔將「中正紀念堂」的牌匾遮住,並關閉蔣介石銅像大廳的大門。建物兩側則掛上巨幅「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的布幔。
12月8日,牌樓上的「大中至正」被拆下,換上「自由廣場」四個字。當時杜正勝還揭露一個史實,清末的宦官「小李子」李蓮英的墓前對聯就有「大中至正」四個字,痛批台北市長郝龍斌等人是一股封建專制的小逆流。
教育部與台北市政府之間的掛牌攻防戰從年頭戰到年尾,高潮迭起,教育部曲折而行,轉型正義邁開一步。
然而,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就任總統,中國國民黨又回來了,轉型正義的第一步於焉顛躓。那一年的8月,行政院廢止《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民主紀念館復名為中正紀念堂;「民主紀念館」存在的時間約一年三個月。馬政府於2009年7月20日將中正紀念堂匾額重新掛回。但「自由廣場」的名稱並沒有改回大中至正(恐怕是李蓮英效應吧?)。
於是,「自由廣場」從此和蔣廟大眼瞪小眼。
今年一月,回台投票兼省親旅遊期間,特別抽空去自由廣場踅了一趟。
自由廣場牌樓和兩棟音樂廳共構的寬闊廣場,有許多遊客來來去去,拍照留念,牌樓裡面的小廣場除了三三兩兩的年輕人走過,還有一位女孩坐在地上滑手機。台灣民主化之後的世代真幸福,天地廣闊、無憂無懼,享受當年流血流汗、犧牲奮鬥的民主先行者創造的果實。不知道這些年輕世代的台灣子弟,228對他們來說代表著甚麼?遠遠看見還矗立在遠處的蔣介石「紀念堂」,是否了解他是滿手台灣先賢鮮血的元兇?到底要「紀念」他甚麼?我想這也應該是許多外國遊客的共同疑惑:民主台灣為何還建大廟紀念獨裁者?
趁還有體力,爬上階梯,拍下各種不同角度的蔣廟面貌。回來之後,發現這張用手機廣角端、仰角所拍的蔣廟面貌最猙獰、最傳神。
它看起來就像穿戴著戰鬥盔甲的凶煞,額頭還貼著令符,左右兩只碩大的鐵蹄,像隻大猩猩,它張著黑幽幽的恐怖大口,狀似要吞噬眾生的惡魔。幸好,台灣民主自由已成世界典範,眾生沒有惶惑、沒有被獨裁者壓迫宰殺的恐懼,所以蔣廟猙獰的臉容反而變成卡通式的搞笑畫面,它似乎面對「自由廣場」這四個字而瞠目結舌呢!
想來,「自由廣場」是有鎮邪的功能!(方齋夜話 21)
(作者為南加台僑)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