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10 月, 2024
Home政治評論台灣政論拒絕一中框架 增訂台灣的「國定紀念日」(林文彬)

拒絕一中框架 增訂台灣的「國定紀念日」(林文彬)

正當中國國民黨欲從「國定假日法」的修法之中,死灰復燃地鞏固「一中框架」、「一個中國」的意識形態,加深台灣「脫中」的困難度之際,反倒是,屬於台灣自己的國定紀念日卻太少,舉例如下:

五月三十日(一九七○年)是台灣五烈士為台犧牲的日子,就值得紀念。因為他們的失敗,標誌著「台灣沒有獨立,是那一代年輕人的恥辱!」(鄭金河烈士遺書留言),以及這一代人和中國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地猶被加碼困鎖在「九二共識」的意識牢籠之中。

八月廿三日(一六二四年),顏思齊自日本領軍二八兄弟會眾,分十三艘船航行八晝夜後再度(第一次是一六二一年)登陸笨港,分設十寨自保,以抵禦並安撫原住民的攻擊,並出海維護台灣海峽的海上霸權。

八月三十日(一六二四年)荷蘭首任大員長官馬丁努斯.宋克登陸大員(安平),修築熱蘭遮城,建立貿易據點和台灣史上第一個近代早期的統治政權。

十月十七日(一九二一年),「台灣文化協會」在大稻埕成立,由林獻堂、蔣渭水等人發起,結合各地知識份子,像雲林元長的「保正作家」蔡秋桐先生,深耕地方以台灣話文的反面寫實的文學作品,推動普及近代的知識文化,傳遞進步的理念與價值觀。

十月廿五日(一六三七年)是Favorlang(虎尾人)首次捍衛台灣主權的日子,因為他們五次抵抗強權,標誌著虎尾人愛台的決心,和台灣如何被荷蘭統一的序曲,以及建立大航海時代的國際關係,和羅馬拼音如何為台灣本土語言建構創造的文字。

十月廿五日(一九七一年)第廿六屆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文無涉台灣,台灣擁有參與國際社會的自主權力,標誌著「台灣自由作主日」。

反觀中國國民黨想方設法將台灣用類光復節的概念綁回「一中」的意識型態,以及高掛國旗(黨旗)、高唱國歌(黨歌)慶祝雙十冥誕,內外夾擊呼應、綑綁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

總之,台灣應把更多有關的「台灣日」增訂成國家紀念日,以校正回歸,紀念關照台灣的史實真相。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著有《台灣的第三條路:社造政治學》)自由時報1026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