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3 12 月, 2024
Home專欄劉文義我常使用的「台美人」文體(劉文義)

我常使用的「台美人」文體(劉文義)

參加「台美人筆會」,已歷經一段時間,常常有一個念頭,問問我自己,台美人寫作的文章,到底有何特色?與台灣文藝,或是中國文藝,又有何區別?

首先談談台灣人寫的作品與中國作家的文章,在用字遣詞方面之不同,就以「天空」為例,中國人喜歡用「蒼穹」、 「玉宇」稱之,而臺灣人卻偏愛用「天頂」表示天空;無論是蒼穹,或是玉宇,多是有文言文之味道,相當繞口,離台灣庶民日常口語,就是有些距離,不僅硬梆梆,以台語唸出口,更沒有什麼溫度;就拿台語歌手、許景淳唱紅的「天頂的月娘」那首歌來講,歌中的「天頂」,聽起來,就倍感親切、溫暖,如果改成「蒼穹上的月亮」,這首歌在台灣,可能就不會那般大紫大紅;說真的,至於蒼穹,台語正確發音為何?我也不知道。

我也喜歡在我寫的文章𥚃,嵌入台味十足的字詞,譬如常使用「𨑨迌」以及「心花開」(台語歌手李千娜之歌的歌名) 等等,只是想:自己寫出的文章𥚃,當以特別符號標示時,譬如「」,希望讀者使用台語讀之,就立刻明白這篇文章,是台灣人寫的,那就夠了。

數十年來,台灣也相當流行以數字當文詞使用,譬如 「543」(天馬行空,胡說八道),「2266」 (離離落落)等等,這類數字文句,是台灣獨創的字𢑥,有別於中文,嵌入文章裡,特別詼諧,有台味。

更有些華語與台灣話混雜而產生的語𢑥,在台灣也相當流行,譬如「麥各」(=別再)等等,這些俏皮的書寫用詞,在台灣,多已被「扶正」,至於誰是誰非?誰還在乎?

還有另類詞彙,只有了解台灣文化的人,才看得懂,譬如「王哥柳哥」這句詞,在寫文章時,用之何妨?

書寫的文章裡,如果能包羅這些台灣文化的獨特詞彙,不就能明明白白地彰顯出台灣文藝與中國文藝之重大區分,不是嗎?

美國住了這麼多年,英文也是平常使用的語言,很多英文名詞、用詞,如果用音譯、或是意譯,常常會弄得不知所云,譬如 Laguna Woods, 可以音譯成 「那古納無事」,可是這中文譯音的地名,不僅很難讓讀者,或是聽者立即了解,那是什麼地方,而如把這音譯地名,輸入 Google Maps 搜尋,它也是「嘸知影」。

曾讀過某報一篇報導,標題寫的是「拉古納尼格聖誕節遊行」,猜猜看是美國哪個地方在辦聖誕節遊行?真是「霧煞煞」;答案是去年(2023)十二月九日的 Laguna Niguel Holiday Parade。而12月9日,是剛過萬聖節不久,離聖誕節還有一段時間的某星期六,所舉辦的遊行而已。這次遊行,並不是有什麼特別意義,只不過落在美國俗稱的 Holiday Season 期間的一 次遊行罷了,並不是真的12月25日的聖誕節遊行,如果採用 Laguna Niguel Holiday Parade 這英文字句作標題的話,不要硬翻譯成「拉古納尼格聖誕節遊行」,不是更精準嗎?

以中文書寫,並夾雜台灣文化的順口詞彙,再加上使用英文,精準表達美國英文的內涵,這樣中文,台語,美語詞彙,交織混用所構成的文體,就是我經常使用的「台美人文體」,台美人讀起來,該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罷。

後記:

這篇文章,存檔於 iPhone 裡,有一段相當時間,今天不知何故,突然冒了出來,重新看了一下,覺得有些意思。

(作者為南加台僑)0803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