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創辦人,長年擔任會長的佛訥(Edwin Feulner)博士日前逝世,享年八十三歲。美台政學界對畢生堅定友台的佛氏悼念有加。
一九八二年八月中,筆者以基層科員奉示接待嶄露頭角的佛氏訪台,時值華府與北京密集談判簽署繼一九七二年「上海公報」、一九七九年「建交公報」後的第三份公報,以結束美方對台軍售的期限與數量。八月十七日美中發表「八一七公報」,對尚在斷交谷底的台美關係又是一記重擊,當晚外交部政務次長錢復款宴佛氏一行,氣氛凝重。
在晚宴後,佛氏難掩憤慨,表示將向白宮表態,並發動國會及民間力量,敦促雷根政府恪守「台灣關係法」承諾,確保台海安全。佛氏從此開啟了「傳統基金會」友台立場與挺台力道,至今不渝,佛氏與筆者爾後數度憶及這段往事,咸認是患難真情、刻骨銘心的經歷。
華府擁有專攻國安、外交、內政、經濟議題的大小智庫。既是腦力激盪的論壇,也是儲備、遴拔政治、政府菁英的寶山。「傳統基金會」自一九八○年雷根總統當選後崛起,長達四十年在佛氏主持下,已是超過兩百人的大型政策研究機構與保守派重鎮。「傳統基金會」為歷屆共和黨政府、國會議員提供政見、論述與政策藍圖,旗下人士被網羅入閣或位居要職。佛氏引導了超過一個世代的美國保守派運動及政策思辨,他從未擔任公職,以大老之尊與剛正不阿格調,廣結善緣,備受跨黨派敬重,在華府圈內未聞樹敵,至屬不易。
筆者三度因公職派赴華府,從資淺三等秘書到駐美代表的不同階段,皆有幸與佛氏互動密切並多方請益,承獲引介高層人脈,親炙其灼見與丰采。他支持台灣的安全繁榮與經濟自由,不遺餘力,不吝提供建言與臂助,遑論二○一六年十二月蔡英文總統與川普的歷史性通話,佛氏私下也扮演關鍵角色。
佛訥篤信自由民主、市場經濟、小政府、輕賦稅、重商、反共、強大國防與國際結盟,引領風潮並付諸行動,允為一個世代的保守派先驅。其後美國因主客觀時空變化而衍生新保守派(neo-cons)乃至當前川普總統的民粹主義極右保守派,不無偏離傳統保守派價值與政策路線,而畢生友台挺台的佛氏一以貫之,典範長存,令人緬懷。
(作者為民間智庫資深顧問、前駐美代表)自由時報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