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第一波投票進入倒數,徐重仁、童子賢等企業界與科技界重量級人士陸續表態,顯示藍白在國會的脫序行為,連向來避免選邊的企業菁英都無法容忍,這是大罷免將大成功的指標!
大罷免由公民團體率先發起,他們憤於藍白立委挾國會多數,自去年以來毀憲亂政不斷,因此揭竿而起。然而藍白不但未收斂在國會的惡行惡狀,還倒果為因誣指罷團是民進黨側翼,把公民自發合法的罷免運動汙衊為仇恨動員,且變本加厲對罷團施以鋪天蓋地的辱罵、恐嚇、威脅和濫用公權力的行為,激發更多人投入罷免行動。
徐重仁和童子賢長期投入社會公共事務,是聲望良好的企業家,他們挺罷免有以下意義:
一、台灣企業界通常盡量「不沾政治」,以免影響集團或消費者觀感。因此,兩位高知名度的企業領袖選擇公開站隊,令人高度矚目,代表他們認為此事具有重大公共利益,必須突破企業界「不沾政治」的潛規則,不能保持沉默。
二、他倆出面挺罷免,是對罷免行動正當性的背書,使罷免跳脫「政治鬥爭」格局,而彰顯公共價值與社會責任的正當訴求。徐重仁在臉書指出,在野黨不以國家利益為依歸,而是挾人數優勢,不斷阻擋、杯葛甚至強推背離民意的法案,癱瘓政府施政,也動搖社會安定。「如果一位立委違背民主價值,甚至損害國家利益,那麼透過合法程序罷免,正是公民應盡的責任。」
童子賢也說,花蓮罷免行動是地方民意的自然流動,並非一人、一黨所能恣意操作。他批評傅家盤踞花蓮廿三年,掌控資源、壟斷權力「一個家族輪流做莊、利用假離婚安排政治繼承,讓花蓮政治庸俗化、家族化、私有化」。呼籲民眾勇敢表達「改變花蓮的時候到了」,這不是政黨對抗,而是花蓮人民自覺的展現。
三、他們的公開支持可影響其他沉默的知識分子與產業領袖,對猶豫不決、中立或冷感的中間選民,可產生「這是一件值得參與的公共事務」的認同感,深化罷免運動的社會影響力。
就像童子賢說的,他本著良知發聲,即使政治光譜偏藍的朋友無法諒解「我仍會堅持立場,這關乎台灣政壇的清濁,不容含糊」。除了中間選民,也有更多淺藍朋友正在支持這場由下而上的改革。
大罷免從一開始,企業界和科技界只有志工三號曹興誠「孤軍奮戰」,如今徐重仁和童子賢加入,鼓勵更多人勇於表達立場,諸如醫界、法界,還有演藝界的王俊傑、阿嬌,網紅志祺七七、波特王等,百工百業響應挺罷免的人越來越多。
推動罷免是希望我們能有一個遵循程序正義的國會,好讓國家正常發展,這是台灣民主制度自我修復的展現,羅大佑卻輕蔑說成「賴皮罷免」,自我貶抑成館長級別人物,令人嘆息。
(作者是信民協會理事長)自由時報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