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立法、司法三權能控制兩權以上者就是獨裁,目前台灣的司法難以控制,所以能控制行政與立法者就是獨裁
中國國民黨於二十六日下午三時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辦「反綠共 戰獨裁」集會。它讓人覺得就像小孩吵架,多罵一句就贏,沒有人理會它合不合邏輯。中國國民黨要員應該回家問問其讀幼稚園的兒孫,是否相信中共與綠營是一體的,讀幼稚園的小朋友就會告訴他們,綠營與中共是敵對的。若問問各年齡層的公民,他們就會告訴你,綠營是中共的死對頭,而台灣主流民意是反共,讓綠營佔了便宜。中國國民黨不知調整政治訴求以爭取主流民意的認同,反而扮起小孩的家家酒,掀起世紀大笑話。
「綠共」的說詞是笑話一樁,倒是獨裁的議題可以討論。帝王年代,皇帝是國家的主人,掌握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將人民當作奴才,那是標準的獨裁年代。蔣氏王朝時期,蔣家將民主憲政掛在嘴巴,可是卻以武力控制行政、立法、司法,多數民眾還是將蔣總統當作皇帝。蔣氏王朝結束後,台灣逐漸進入民主社會,只是有不少民眾還不適應扮演國家主人的角色,繼續將政治領袖當作主人,該當主人的人民反而繼續扮演奴才,在奴才的眼中主人永遠是對的,既然有了不分是非的奴才支持,政治領袖難免扮演獨裁者。
政治人物往往滿口仁義道德,事實上他們追求權力的慾望相當強,然而政壇會有許多競爭者,沒有掌握到執政權的政治人物還是虎視眈眈的監督執政者,執政者當然用盡手段鞏固政權,因而形成權力鬥爭,在野黨往往稱執政者「獨裁」,事實上民主社會公認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當中能抓到兩項以上的就是獨裁者。在台灣執政者能掌控的只有檢調,不能掌控司法,因個別差異,司法未必完全中立,但獨立方面沒有問題,所以要判定執政者是否獨裁,端看其是否掌握了立法權。
依現行體制,只要朝小野大,總統立即跛腳,會被掌握立法權的在野黨整得七葷八素,不可能獨裁。賴清德及陳水扁執政時都面對掌握立法權的在野黨掣肘,不要說獨裁,連正常施政都有困難,在野黨罵賴清德及陳水扁獨裁是政治鬥爭的言詞,毫無是非概念。 依目前的體制,執政者要獨裁統治,必須完全執政。
朝小野大不可能出現獨裁總統,然而完全執政也未必就產生獨裁者。李登輝執政時期是完全執政,卻不能掌控中國國民黨籍立委,因為非主流派反李登輝,當年他提名連戰擔任行政院長,在立法院行使同意權時,若不是民進黨暗助,就不可能過關。綠營也罵馬英九獨裁,他也完全執政,只是他並沒有能力掌控中國國民黨籍的立委,造成他兩度提名監察委員都有多人被立法院淘汰,連副院長被提名者都不能倖免。
在野黨都會罵執政者獨裁,事實上朝小野大的總統已跛腳,哪來分量獨裁?至於完全執政的總統是否成為獨裁者,端看其是否能掌控黨籍立委,依此原理,在台灣除蔣家外,誰才是獨裁者用膝蓋想就好,不必動大腦。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