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前總統日前受凱達格蘭學校邀請進行演講時提及,不能因為意見不同就指稱對方是「××同路人」,這段談話得到藍白陣營支持者的高度共鳴,藍媒樂得借題發揮,用它抨擊賴總統與綠營支持者違背民主社會的多元包容原則。但筆者要說:陳前總統,你大錯特錯了!假設有人指在台灣政壇肆虐亂政的藍白陣營是「××同路人」,難道只是因與藍白陣營的意見不同嗎?
請教陳前總統:當張顯耀受「××」高層指示,打算幫柯文哲攻取總統大位,甚至居中串聯欲促成「郭柯配」,則張顯耀、柯文哲與郭台銘這些人是不是「××同路人」?當「××」圍台軍演已常態化,且加緊縮小包圍圈之際,藍白卻挾立院過半優勢,凍刪潛艦國造預算及整體國防預算,則藍白兩黨是不是「××同路人」?
當中配在台鼓吹武統、歌頌武統,並教育台灣人子女自居是「××國」人,號召台灣當歸(祖國),且自稱是「小當歸」,則這些中配是不是「××同路人」?當政府欲收回這類中配的居留權,將之遣送回「××國」時,陪伴她們身旁如喪考妣,非得保障她們居留權的藍白兩黨,是不是「××同路人」?
當藍白兩黨欲將總統的國安職權轉移至立法院,讓總統面對「××」統戰與侵台等手段時無從選擇應處方針,則藍白兩黨是不是「××同路人」?當藍白打算把中配取得台灣國籍的年限從六年縮短至四年;想提案讓中國醫師進入台灣執業;想提案讓離島成為自由貿易示範區,以便「××國」商品經由台灣洗產地,則藍白是不是「××同路人」?
類似諸如類,若有心舉證,必舉之不盡,源源不絕。倘若陳前總統肯認真審視被稱作「××同路人」的政黨、群體或個人的所作所為,應該就能很輕易知悉,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同路人」,絕非只因意見不同,而是他們的行動與言論都符合以下情形:
一、「××」的目標,他們幫忙實現。二、「××」的敵人,他們負責抨擊鬥爭扯後腿。三、他們力爭「××國」人的利益,永遠比照顧台灣人的利益更迫切。四、「××」在國際上以誰為敵,他們就處心積慮引導台灣人去懷疑誰仇恨誰,譬如藉各種議題在台灣社會間歇性發作的「疑美論」即是。五、凡有利於「××」侵略台灣的,他們都積極支持。六、凡有助於抵抗「××」侵略台灣的,他們都死命反對。
請問陳前總統,這樣的人,能不能說他們是「××同路人」?而他們被認為是「××同路人」和意見不同,又有什麼關係?
(作者是助理教授)自由時報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