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 5 月, 2025
Home政治評論台灣政論「扮納粹」政治表演 藍營踐踏民主(周倪安)

「扮納粹」政治表演 藍營踐踏民主(周倪安)

發起罷免綠委李坤城案的國民黨領銜人宋建樑,因涉嫌偽造文書等罪名被傳喚,他在偵訊當日竟於鏡頭前高舉希特勒著作《我的奮鬥》,臂上佩戴納粹卍字徽章,並公開行納粹禮。此舉不僅踐踏民主價值,更招致德國、以色列等駐台代表處譴責,嚴重傷害台灣國際形象。

令人震驚的是,當時,竟有四位中國國民黨立委現身聲援宋建樑。不僅反映該黨對極權象徵的容忍,更顯示對公眾觀感的漠視。這四位立委應公開道歉,整起事件也再次凸顯轉型正義工作的緊迫性,不可再拖延。

更諷刺的是,國民黨一方面指控由多個公民團體發起的罷免行動是民進黨背後操縱,另一方面卻安排自家青年團成員擔任罷免領銜人,並聲稱屬於公民團體。這種話術上的矛盾與操作上的雙重標準,令人難以信服。

其罷免行動涉及抄錄名冊、偽造文書等違法情事,正由檢方調查中。令人遺憾的是,國民黨不但未正視問題,反而操弄「司法迫害」的說詞,試圖轉移焦點,形同作賊喊捉賊。

宋建樑是否為黨內權勢者背後操作的棋子,尚待釐清。然而,值得警惕的是,正是國民黨長期以來未曾正視自身威權歷史、不願推動轉型正義的黨內文化,才容易吸引具有極端思想者靠攏,甚至賦予其公民運動的話語權與政治任務。

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嚴肅的問題:納粹崇拜不是戲謔,更不是政治表演,它曾使一個民主國家步入戰火與毀滅。台灣若對此失去警覺,將付出沈重代價。

更令人憂心的是,國民黨對於中國人權問題始終噤聲,卻在國內公然阻撓黨產清算與轉型正義推進。這樣的雙重標準,所映照出的,正是典型的威權邏輯與價值錯亂。

台北街頭仍矗立著高大的中正紀念堂,貨幣上仍印有威權統治者的頭像,若不及早面對與反思,昔日黨國體制遺留的文化與價值觀將繼續滲透,並滋生更多類似宋建樑般的極端分子,甚至進一步成為黨內中堅,對台灣民主構成威脅。

轉型正義不是過去的功課,而是未來的保障。唯有正視歷史,清除極權餘毒,台灣民主才能穩健前行。

(作者是台聯黨主席、前立委)自由時報0416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