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月下旬,英國皇家檢察署以間諜相關罪名起訴前國會議員研究助理凱希(Christopher Cash),指控他違反英國《政府機密法》,涉嫌「向中國提供不利訊息」,損害大英國安暨利益。
據信凱希是早前於杭州擔任英語教師時被中共吸收,前年三月被捕時持有英國國會通行證件,身分是國會議員交流平台「中國研究小組」(CRG)總監,該小組核心成員都是當時執政保守黨籍議員,包括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前後任兩位主席,他也擔任過國會外委會主席的中國政策首席研究員,無異證明共諜勢力滲透進入英國最高民意殿堂的核心。
「中國研究小組」成立於二○二○年四月,由對中強硬派的下議員杜耿涵(Tom Tugendhat)創辦,他曾是執政黨安全事務國務大臣,去年七月角逐保守黨黨魁未果,保守黨下台後續任影子內政副大臣,同樣主責國安事務,未來政治前景看好。
名列北京當局制裁名單的杜耿涵,今年一月中旬首次訪台,是英國國會堅定挺台的代表聲音;其領導下的「中國研究小組」,力推從嚴立法,提升對中國全方面防衛能力,主張關閉孔子學院,也邀請過前外交部長吳釗燮擔任越洋視訊會議主講人。連他身邊都潛伏著中國間諜,無怪乎案發後國會議員人人自危,杯弓蛇影懷疑身邊可能也有類似角色,深陷陰謀論恐懼陰影。
凱希被捕後,原本頗具影響力的「中國研究小組」籠罩信任危機,形同實質停擺,不再具有以往的政策影響能量,強硬鷹派淪為最大受害者,不至於改變放鬆立場,但是顏面無光、威信一落千丈。北京當局事前精心布局直擊要害,間諜網曝光變相展示其無孔不入的強大能耐,英方最尖銳批評聲音,因失公信力從此消沉,幕後始作俑者意外收割獲利。
所幸凱希案敲響警鐘,促使西方民主國家動起來。德國接著逮捕四名中國間諜嫌犯,其中一位華裔公民擔任過歐洲議會議員的幕僚。澳洲在野自由黨國會議員也懷疑國會可能有中國間諜,呼籲有必要建立安全審查機制。《紐約時報》報導說:「突然之間,中國間諜似乎遍布歐洲」,其實並非中國間諜活動變得猖獗,而是歐洲各國政府終於採取具體反制行動了。
台灣國會等機關自然無法豁免於中國間諜染指,刮骨療毒有其必要,無論何時都不嫌太遲!
(作者是企業專業經理人)自由時報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