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配網紅亞亞在台居留遭到廢止因而返回中國後,中國政府的第一個反應,除了繼續透過國台辦發言人叫囂,並在其官網設置所謂「台獨打手、幫凶迫害」舉報專欄,公布已經收到三百多封檢舉郵件,宣稱將會「依法追責」,甚至提出十一人名單。面對這式的「報復」反應,台灣國民很有必要徹底拆解並理解中共的語言結構,有助於充分掌握敵人的思維與敵意的本質。
中共使用語言的「結構」之所以重要,透露了它具有長期的一貫性,很容易歸納出模式,也顯示出僵固、教條的特色,數十年來其實未變。以近日的舉報台獨專欄為例,其濫觴可以上溯到一九四九年前後的所謂「內戰戰犯名單」。當時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不斷地釋出「以蔣介石為首的內戰罪犯」,或是「頭等戰爭罪犯」、「重要戰犯」等各種名單,來區隔敵我,定義非法,塑造鬥爭與殺伐的正當性。
中國在七十餘年前的國共內戰時期,受到長期戰亂影響,經濟動盪、民生凋敝,年份GDP約四六六億元,出現前述點名「戰犯」的行為,可以說是相當典型「大破」階段的產物,並不令人太過意外。但是二○二五年的今天,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早已持續做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在二○二二年超越高所得經濟體門檻,堪稱不折不扣進入「大立」的發展年代。
理論上,一個社會富起來之後,權力菁英的手段與氣質會跟著調整,以肆應新民意的需求、新環境的挑戰,然而這些預期性卻幾乎沒有顯現在中共官員集體的進化上;操作台獨名單的背後,正是衰國、弱國、窮國的「舊中國」膝蓋反射,可見中共才是當代中國最反動的勢力,此其證一。
中共語言結構中,一再複製貼上的,還有「詛咒」,例如中共領導人帶頭述說「凡是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於是上行下效,樂此不疲,像極了小家小戶的粗鄙村夫,哪有泱泱大國之風?當舉黨侈言歷史的同時,中共的「忘史」、「逆史」始終才是主旋律,例如對著日本,死抱著血海深仇,對著中國人民,卻說要向前看。幾代人放送「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實則是「中國人專殺中國人」,中共從革命到建政以來殺死的中國人,比希特勒的殺人紀錄還多,卻絕無內疚感。
明明是靠著外來主義起家,中共語言對玩弄「隱約幽微、意在言外」的偏好,亦是笑煞當代文明,不得不提。新近充斥的「台灣當歸」,真是代表作。不只「小當歸」、「小鳳梨」,國台辦記者會公開使用的「台灣小朋友和『小砂糖橘』、『小野生菌』、『小熊貓』一樣,都是咱們中國人自家的孩子」,可說是土句暈死眾生,擴大距離,自覆統戰,伊于胡底。
經由對中共語言的起碼認識,應該可以找到另一種途徑來處理來自對岸鋪天蓋地的認知作戰。同語言,同文字,又怎麼了?!自由時報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