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4 11 月, 2024
Home政治評論台灣政論嚴肅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林逸民)

嚴肅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林逸民)

康芮颱風來襲,北部民眾體會到風強雨驟,但在颱風前後,最多討論的竟然仍是放不放颱風假,衍生為政治攻防。其實面對天災,即使台灣防颱有長期經驗,損失較輕微,仍應嚴肅以對。看看西班牙,近日暴雨成災,造成兩百多死、兩千多失蹤。

但西班牙此次雨量,比起台灣的颱風降雨,可說小巫見大巫,因為地形、都市發展,以及過去西班牙不習慣因應如此豪雨的種種因素,導致生命財產損失嚴重,災區汽車有如積木般堆疊的新聞畫面怵目驚心。西班牙並非今年唯一遭逢氣候災情的國家,先前中東歐各國也遭逢大水,近年日韓也有多次嚴重水災。

從他國的災難,我們應了解,面對天災,不應抱持僥倖風雨不大可白放一天假的心態,而須正視威脅。

颱風假的設計也應從頭檢討;即使同一個行政區,山區、海邊、河邊,狀況各有不同;即使同在市區,每一戶情況也不同,風雨不大,可能有人遭大樹倒下攔路;不同產業、不同企業,人力調度需求與安排能力各有不同。政府只能宣布放或不放,不可能細膩的因應不同需求與細部情況。台灣人民必須學習獨立自立精神,為自己負責,而非延續黨國時代大政府,什麼都交由政府、聽政府。日韓美皆無颱風假,美國在颶風來襲時只在真正可能造成區域重大傷亡極嚴重的天災情況時進行強迫撤離,一般多由民間自行判斷應對方式。

而不是每個人都傻傻等政府宣布,政府早宣布也不是,晚宣布也不是,前者可能因誤判致當放不放而加重災情,或無風無雨卻放假而使股市停擺、醫療體系大亂;後者則使民眾不及應對而怨聲載道。

與其吵嚷颱風放不放假,更重要的是全民要對天災應對有更完整了解,從基本知識到基礎建設,全盤建立面對氣候變遷的強韌性,展望國際,譬如西班牙這種災禍可以日益頻繁,台灣有應對頻繁天災的豐富經驗,不只自立,還可助人,作為外交交流的籌碼。賴清德總統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可說未雨綢繆,非常有遠見,全民也應一起向前看,好好準備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作者為福和會理事長、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自由時報1104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