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賴總統的雙十演說,中國外交部宣稱是:「變換花樣販賣台獨謬論」、國台辦依舊批評此為:「繼續鼓吹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至於國內觀點則相當分歧,有人認為是:「新兩國論,偷渡中華民國」、亦有正面看待,以為:「主權立場堅定」、「維持過去八年基本溫和論調」。
就雙十演說,不同人從不同觀點,或許會得到千差萬別的結論,至於在國際法上,同樣可能有不同解讀,個人則認為此一演說或許可具有下述意涵。
首先,賴總統表示:「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我的使命是,維護國家生存發展,團結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並且,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此等文字意涵著:有個國家,與中華民國相連結,但僅擁有二千三百萬人,領土範圍是「台澎金馬」,且具有獨立「主權」,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能代表這個國家。
第二、賴總統提醒,「各位國人同胞,中華民國曾經在國際社會被驅逐;但是,台灣人民從未自我放逐」,中華民國得以到台灣「這塊土地上,成長茁壯」。總統提及一一三年前辛亥革命,接著將時間拉到美麗島事件,兩種人民,都是為建立民主國家奮鬥。試圖連結台灣與中華民國,並將兩者融合,亦即中華民國融入台灣,兩者合併,成為另一新的民主國家。
法律上,中華民國(台灣)國家地位與中華民國體制之連結,無疑是一段曲折國家建立之歷程,至少可由三方面觀察。就權力要素延續,實在難以否認,中華民國體制及其武裝力量,在一九四九年前後,存在一定程度事實延續;然就領土主權,亦不可能逾越一九五一年《舊金山合約》之明文規定與處置,故在日本正式放棄前,台灣澎湖領土主權仍在日本;至於有效控制之建立,縱令過程不盡完美,然是人口、政府及領土各項必備要件結合結果。中華民國體制、台澎金馬領土主權、原住民或任何時期之移民,都是當代中華民國(台灣)此一國家的共同元素。
第三、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試圖虛構並簡化兩岸關係,期盼藉由先前蔣介石政權的政府代表權爭奪,進而強調中國國體之延續、僅是中國內部政權之更迭,惟不僅中國從未在二十世紀擁有台灣領土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更無權依政府繼承法理,全面性地取得中華民國體制一切權益,而之所以如此,乃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時,拒絕全面性繼承中國應負之國際法義務,此等政治選擇,附隨之法律後果即是:使中國不能根據政府繼承法理取得台澎領土主權。
若無法根據法律取得台澎主權,則中國可否藉由訴諸武力在一九五○年代,台澎領土主權有所爭議時,取得台澎領土主權?就此,賴清德總統演講提及「七十五年前的古寧頭戰役、六十六年前的八二三戰役」、此兩次戰役,都是中國主動攻擊,破壞區域和平與安全,但「我們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你我,守住了台澎金馬,守住了中華民國」,此兩次戰役是中國無法對台澎金馬有效控制的具體證明。
無庸諱言,中國已是世界強權,更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雙十演說更指出:世界對中國的期望,應在國際和平與安全盡一份心力,協助處理烏俄戰爭,穩定中東局勢,台灣並願意與中國「一起承擔國際責任,對區域和全球的和平、安全與繁榮,做出貢獻」。
至於吾人同樣期盼:中國應成為世界秩序穩定的力量,而不是和平與安全的威脅。(台大法律學院教授)自由時報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