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7 9 月, 2024
Home政治評論台灣政論嫌貨才是買貨人(許凱傑)

嫌貨才是買貨人(許凱傑)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近日接受專訪稱「台灣奪取了我們的晶片事業,應付美國防禦費」。造成隔日台股大跌大跌二二七.四三點。再度興起了「疑美」或「美國棄台」的輿論。

若回顧在那個沒有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及「台灣關係法」的年代,杜魯門總統於一九五○年一月五日宣布對台灣放棄的政策,及美國國務院於一九五○年一月十二日宣布的艾奇遜防線(Acheson Line),甚至排除台灣,並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且美國認為不應干涉中國內戰,並應接受中共將控制台灣的事實。然而,隨著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韓戰的爆發,杜魯門總統於六月二十七日的聲明標誌著美國從放棄轉向保護台灣的政策,並於六月二十九日即派美國航空母艦進入台灣海峽協防臺灣。僅經過不到半年,美國對於防禦台灣的政策就有一八○度的大轉變。可見戰略利益的現實才是美國政府唯一遵循的政策。

至於川普何出此番言論?除了商人出身背景的對台喊價外,也意在向選民喊話。回顧美國國務院公共意見研究辦公室在第一次台海危機(九三砲戰)所做的民調,可以發現在一九五四年五月美國高達九成的民眾反對美國政府干涉台海戰爭。最終美軍仍於一九五五年二月,派遣美國海軍協助大陳島軍民船運撤退至臺灣。近年來,芝加哥世界事務委員會在二○二三年八月所做的民調,也顯示近五成的美國民眾反對美國派遣軍隊協防台灣。因此,用行動捍衛台美共同利益;以及讓選民知道這樣的行動當事國會買單,兩者同樣重要。

此外,在近年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即川普式的保護主義興起,早已經數次向美國盟友喊話,例如川普在上一任總統任內,就常以若北約(NATO)會員國未能達到在國防上投入國內生產總值(GDP)二%的目標,美國就將退出。在當時,甚至迄今僅有約三分之一的會員國達此標準,而美國也仍未退出北約。

因此,台灣究竟要不要或付更多費用給美國?有賴台灣政府領導人的智慧,在美中兩大國博弈的棋局裡,為避免成為兩強對抗下的棄子,應發揮關鍵少數的力量。包括運用已存在多年,亦不可取代的地緣戰略優勢、讓各國為之稱羨的矽盾及民主軟實力等優勢,以圖在大國間縱橫捭闔,為台灣人民謀取最大利益。(作者是紐約大學訪問學者 台北地院法官)自由時報0718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