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灣的基督徒朋友對新總統賴清德的名字如此闡釋:清德,即「清」教徒美「德」。
清教徒的美德是什麼呢?生活在「勇士的國土」的美國維吉尼亞的我,在概述五百年清教徒歷史和英美現代化路徑的《大光》三部曲中曾指出,清教徒的美德包括勤勞、慷慨、守約、勇敢等,其中,勇敢最為重要。
在賴清德的從政生涯中,早已展現出擇善固執的一面,無論是挑戰官僚系統的沉疴,還是直面國民黨主導的台南市議會,無論是斬斷財團對政務的干擾,還是不畏激進左派團體的施壓,他都向選民宣示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
勇氣正是此前的台灣領導人最匱乏的品質。蔡英文八年任期,全面執政,但在司法改革、轉型正義領域則未符人民期待。如今,賴清德接下困局——國會從多數變成少數,亂象叢生,危機四伏,必須當機立斷、大開大合,方能帶領台灣走出幽暗的隧道,走向光明的未來。
賴清德應當效仿的世界史上的領袖,一位是美國開國之父華盛頓。一七七七年冬,英軍攻佔大陸會議所在地費城,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率領殘軍敗將退守費城郊區的福吉谷。在英軍眼中,他們的對手是一支烏合之眾——此前,他們都是農夫、工匠、學生及商人,連統一的制服和武器都沒有,穿著自己的衣服、拿著自己的武器,就加入了這支軍隊,來保衛剛剛誕生且前途莫測的共和國。在霜刀雪劍中,這支軍隊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減員嚴重,很多軍官建議退回暖和的南方過冬。進退維谷的華盛頓常常一個人騎著白馬,獨自離開營區,走進人跡罕至的密林深處,跪在雪地上向上帝禱告。上帝賜予他信心和勇氣,繼續帶領這支軍隊,九死一生、敗中求勝。英國沒有想到他們會被這樣一支非正規軍擊敗。一個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共和國終於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
賴清德應當效仿的第二位領袖是丘吉爾。在納粹鐵蹄踐踏大半個歐洲大陸之際,丘吉爾臨危受命,帶領英國孤軍奮戰。一開始,上至英國國王,下至黨內對手,沒有一方看好這個在一戰中的敗軍之將——丘吉爾的從政生涯有太多失敗的例子,人們不相信他也源自於這些令其名聲掃地的失敗案例。
然而,丘吉爾卻以他招牌的V形手勢贏得了人民的支持、鼓舞了飄搖的人心——這個手勢代表「Victory」(勝利)的第一個字母,以此向人民宣告,英國一定會勝利,只要持續努力堅持,勝利一定會到來。丘吉爾在多次在公開演講中強調勇氣的重要性:「成功不是結局,失敗也並非末日,重要的是有沒有勇氣繼續前進。」、「勇氣是人類最重要的一種特質,倘若有了勇氣,人類其他的特質自然也就具備了。」、「如果我們敢向危險挑戰的話,危險就會減低一半。」這三句話都似乎是向今天的賴清德說的。
期盼賴清德成為「台灣的華盛頓」、「台灣的丘吉爾」,帶領台灣走完李登輝未能完成的「出中國、入自由」的驚濤駭浪之旅,將台灣打造成這個動蕩世界中的諾亞方舟。
(作者是美籍華語作家、歷史學者)自由時報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