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7, 2024
Home政治評論台灣政論當我們站在肥皂箱上(外國倫)

當我們站在肥皂箱上(外國倫)

上次台灣地方選舉前,我有ㄧ篇文章批評「高虹安批鬥對方陣營的支持者」,指出高虹安缺乏民主精神,是撕裂社會的不良示範,我那篇文章反應還不錯,當時我覺得社會自有公評,中間選民應該會看到高虹安操弄仇恨的做風。

結果在選前,台灣的一個朋友告訴我:「我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會投給高虹安,因為他們覺得高虹安被攻擊的好慘,好可憐。」

我看到臉書上許多人做梗圖嘲笑高虹安鼻孔大,攻擊高虹安的外貌,還有一位知名的評論人士幾乎是每天一篇文章罵高虹安,已經是捕風捉影的攻擊,吹毛求疵的批判。我當時就覺得網友這種攻擊別人外表,或是過激,過度的批評,笑她是“鼻孔安”,甚至流落於人身攻擊的「罵人」方式,會讓中間選民同情高虹安。後來高虹安就當選了新竹市長。

這次總統大選前,我在民進黨造勢的凱道上我看到民進黨介紹每一位立法委員候選人,而獲得現場民眾最熱烈的掌聲竟然是社民黨的苗博雅!因為苗博雅在那幾天直播她在大安區站在肥皂箱上對行人宣傳理念,有幾位民眾對苗博雅嗆聲,甚至咒罵苗博雅全家都去死!但是苗博雅都能夠沉著應對,他理性,而且有禮貌的回應路人,他說:「我相信愛的力量會勝過仇恨。」

苗博雅感動了許多有看過影片的人,我在凱道現場可以感受到苗博雅的超強人氣!而能夠讓苗博雅展現理性,和超強的邏輯能力的是那些不理性的路人。

無論是攝影,還是寫文章,我最喜歡用「對比」的方式表達,「對比」會強化要表達的意像。「評論」可以分為這四種:
1. 針對事情評論
2. 針對個人評論
3. 針對政治人物評論
4. 評論對方的支持者

第一種「針對事情評論」,是就事論事,例如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指出「在現今的投票和開票制度和流程裡,做票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整篇文章沒有批評任何人,我只是單純的「論事」。

第二種是「論人」,這就明顯地不如「論事」,如果寫得不好,會讓人覺得你是在罵人,而且還會有反作用力,如果罵的沒道理,或是就算你有道理,只要用字不妥當,大家就會覺得你不理性,甚至只要罵得太多,大家反而會同情被罵的人。而批評別人的時候,要注意,我們是批評政治人物?還是批判對方的支持者?

政治人物做的是公眾事務,原本就應該受到社會的公評,這是民主社會應有的現象,針對政治人物評論(第三種評論)只要不淪落於人身攻擊、造謠,或是嘲諷別人的外表,大致上就沒問題。

當我們開始攻擊對方的支持者,(第四種批判)那就有撕裂社會,造成對立的可能,會讓中間選民覺得我們不理性,也會把對方的支持者越推越遠。當你在社群媒體發言的時候,你就是站在肥皂箱上,當你的發言淪落於爛罵,貼標籤,網路上的人看到了,他們不只會對你印象不好,也會對你支持的陣營印象不好。

我認為批評、嘲諷愛莉莎莎不是好事。愛莉莎莎不是政治人物,她有權力支持任何政黨,如果愛莉莎莎說:「有做票!」中選會可以提告。而且我們應該分清楚「詐欺犯」和「詐騙受害者」。愛莉莎莎是一個介紹旅遊的網紅,如果她突然說:「現在去柬埔寨打工可以賺大錢耶!」你覺得她已經改行做詐騙集團?還是她被騙了?

不久前柯文哲故意繪聲繪影的說台灣的選務方式有許多瑕疵,選後許多人就開始懷疑選舉是否有做票。我們應該罵詐欺犯,而不是指責詐騙受害者。當我們在網路上罵愛麗莎莎,甚至做梗圖嘲笑她,就會有許多人同情愛莉莎莎,也會有更多人覺得泛綠的支持者不理性。

攻擊對方陣營的支持者,通常是「敗票」的行為,尤其是當我們公審「非政治人物」的時候,為此付出代價的,卻是我們支持的政治人物。當我們站在肥皂箱上的時候,我們的言論可以拉票,也可能「敗票」!

(作者小時候隨全家移民美國,曾在美國政府內任系統分析師14年,回台後曾任職於台灣政府部門,作品常見於台灣媒體,深受年輕人喜愛。)0121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