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震後最大規模的花蓮強震,近日傷亡與失蹤者集中在砂卡礑步道,該步道是不少網美秀美照與遊客嚮往的國際級美景,但美景與危險落石地質只在一線之間,如何衡平與兼顧?考量著台灣面對登山步道安全性提升重要議題,事關公共安全與國際形象,應積極重視研議改善。
花蓮太魯閣周邊地景堪稱國際級美景,但在強震後影片顯示,大量邊坡滑動與土石飛揚畫面宛如災難片場景,更別說地震時正在登山民眾,其實是毫無預警與逃難機會,生存…只能期待奇蹟出現。地震何時來襲仍沒有預警能力,不僅是保守等待受創山區休養生息地質穩定,問題是地質穩定後,砂卡礑登山步道真的安全嗎?同樣問題也要問其他登山步道沒有安全疑慮嗎?
審視砂卡礑地質狀況,以白楊片岩及九曲大理岩等變質岩為主,步道沿線也遍佈山崩與地滑環境地質敏感區,事實上,台灣登山步道沿線有不少地質上易於崩塌地質敏感區域,步道警語付之闕如。至於「小心落石、快速通過」警語則屢見不鮮,但以這次強震造成山崩落石,即使再快速通過,是否能安全存活也只能聽天由命。況且這些警語,多中文顯示,對外國遊客完全沒有警示效果。
既然落石步道地段並無法立即逃生及預警,那後天是否有機會以工程設施提高安全性,則應依個案評估,但是否所有登山步道路段能都評估到,仍有其侷限性,當改善安全性經費過高或不易改善時,登山步道避開或改道才是首選,畢竟人命關天,不宜有人定勝天的高風險概念。
事實上,在山區開闢依山而建道路就是造成邊坡崩塌風險可能原因之一,特別是對於地質敏感區,至於登山步道雖然對於山坡地擾動較少,但仍有類似效應,建議應該建立登山步道安全度分級,而不只是依路程、高差的登山步道難度分級。安全度分級不代表維護不周,而是山林步道本來就有先天侷限性及地質上限制。同時比照道路將事故人數led燈,設立於步道入口處,提醒山友注意以往事故情形,可調整心態。
台灣逾三千公尺高山有兩百多座,十倍於台灣國土面積的日本僅十餘座,更加顯示台灣山林陡峭及伴隨的多樣美景,登山能強健體魄,也讓大家更愛山林,期待主管機關及山友們一同為提升步道安全努力,讓「美麗不再哀愁,山林如此親近」。
(作者為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大地技師、水保技師)自由時報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