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5 11 月, 2024
Home台美文藝培養獨處的智慧(劉晴吟)

培養獨處的智慧(劉晴吟)

最近從職場完全退休後,陪著外子回到台北。他不是台北長大的,沒包袱、很新鮮的在醫學院指導年輕的醫學生,我則是安靜的獨處走在台北街弄。

我是老台北人,在台北讀書長大,對台北的街道很熟,如今再走遍曾熟悉但已改變的街道,是有感觸的。政府、文化單位或有心人士努力保存好的古蹟,很多的導覽、標誌的解說,傳承歷史的託付。新的建築取代破舊老屋,此就不多贅述,捷運、高鐵完全顛覆台北人生活方式,台北成了國際化城市,與世界各大城市接軌。但總之再繼續發展中,如何保存自有台北特色,是進步的目標。就好像我這個人,移居美國44年了,走過林林總總的六十多年的人生。有傳統、有改變,很努力,現在自由歸零往進邁進,有智慧活出個人特色該有多好。其實不只是我,很多我輩朋友,是戰後出生的嬰兒潮,雖紛紛退休但個個實力十足,能妥善使用時間,成他人祝福該有多好!

大凡退休時都是風塵僕樸,身心俱疲,忙碌了一輩子,終於自由放空,聽聽內在聲音吧!常聽說獨處的深度。獨處(solitude)是什麼?獨處是撥出時間,沉澱在深處,和心靈對話。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真正認識你,甚至你也不真認識自己。我是有信仰的,深信創造主最認識,對每一位生命有計劃有美意,培養獨處的時間,駐足探就心靈。好好理出適合自己特色的路再往前走。累積過去的長處,不必討人喜歡贏得同意,做你有興趣有能力的。和內在的你做好朋友,接受短處,放下作不到。例如:繼續當地當義工,或到遠地當宣教士;和朋友家人一起旅遊;或在院子種花果,健行運動;幫忙帶孫兒;學繪畫;研究智庫,基金會,博物館⋯⋯。選幾樣適合個人的,與人同樂、與己獨處。寫寫心得是我的選項之一,只要能勉勵到一個人,就值得!

獨處不是獨居,我不贊成獨居,那不是人的天性。人是羣居的,需要家庭朋友互相關懷,互相享受歡樂時光,越是年長越需要生活在人群中。和兒女同居、養兒防老不再適用;喋喋不休,情感勒索是落伍;和藹可親、開朗獨立,才是兒女的期待。

過去20年我工作於老人科診所,病人多是80-100歲之間,常常病情中有depression這一項,觸目驚心想:年老一定得和沮喪並存?如此消極嗎?多數是的;但少數人不是。那少數者是我的榜樣,他們的積極樂觀,給予成全,證明年長生命可以是很溫暖的。

偉大的創作都在是安靜中產生。大半輩子生活奔波時,身不由己,顧東盼西,但終究累積了漫長的路,還得以繼續走,多有福氣,值得珍惜!

安靜獨處時,一步一腳印,生命不曾浪費,整理自己的特色,不必與他人一樣,才有往前的標竿。俗語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平天下的年紀,我們能帶給世人如何的丁點和平呢?

(作者為南加台僑)1125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