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 8 月, 2025
Home即時新聞親中立委恐被掃出國會 英媒聚焦罷免風暴撼動台灣民主

親中立委恐被掃出國會 英媒聚焦罷免風暴撼動台灣民主

1場由公民自發發起、規模前所未見的罷免行動正席捲台灣,劍指逾30名被控親中的國民黨立委,並可能改變國會勢力版圖。英國《衛報》22日以〈全面罷免?〉(Total recall?)為題,深入報導此一政治風暴,指此舉不僅反映台灣政局激化,也揭示北京勢力干預的陰影。

報導指出,台灣罷免制度允許公民在任期中促成民代退場,惟此次行動規模空前,全數對象為國民黨立委,已創歷史新高。第一波24席將於本週六投票,8月還有7席待決。只要6席被罷免,國民黨恐將失去國會多數地位,由民進黨重新主導。

《衛報》記者走訪台北大直等保守選區,記錄學生志工在垃圾車旁發放罷免傳單時遭鄰里激烈反彈。有選民大聲怒斥:「我們反對罷免!」反映罷免行動不僅挑戰政黨結構,也撕裂基層社群。

這場運動由公民團體發起,並獲執政黨支持,矛頭指向親中傾向明確的國民黨立委,包括曾赴北京與習近平親信王滬寧會面的傅崐萁等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受訪指出:「這些立委中,確實有人公開支持親北京政策。在罷免者眼中,『反民進黨』已等同『親共』。」

國民黨則痛批此為政治清算,稱民進黨「輸不起」,濫用民主機制打壓異己。黨主席朱立倫更指賴總統「比共產黨還共產」,反制力道強烈;支持罷免的科技大亨曹興誠則回嗆國民黨是「北京的特洛伊木馬」。街頭上已傳出罷免志工遭攻擊、個資外洩,氣氛緊張。

報導指出,北京正密切關注這場政治混戰,中共喉舌媒體更藉機批評罷免為「極端行動」,試圖削弱台灣民主正當性。副總統蕭美琴對此表態,強調罷免制度本身是民主體制的一環,也是人民守護主權的方式。她直言:「中共積極透過假訊息、滲透與統戰手段破壞我國社會凝聚力,台灣必須強化防衛韌性。」

《衛報》引述觀察人士認為,儘管反對者人數或許更多,但支持罷免的選民動員力道更強,成敗仍難預料。南樂強調:「這場政治鬥爭已在台灣社會撕開一道傷口,無論結果如何,都亟需正視並彌合。」報導最後指出,這場結合憲政機制與社會運動的罷免行動,勢必成為台灣民主發展的重要分水嶺。自由時報0723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