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4 7 月, 2025
Home即時新聞俄拿不下烏制空權 專家分析以、俄空軍差異

俄拿不下烏制空權 專家分析以、俄空軍差異

以色列13日對伊朗發動「崛起之獅」行動,不到48小時便掌控該國西部,包括首都德黑蘭在內制空權。對照之下,2022年2月烏俄戰爭爆發至今,空軍力雄厚的俄羅斯仍無法對烏克蘭達成相同戰果,使得俄軍得置身戰壕之中,並因此承受驚人戰損。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以伊衝突與烏俄戰爭眾多不同之處之一,在於前者並無傳統陸戰元素。但這兩場受全球軍事領域密切觀察的重大區域衝突,進一步實證掌控領空在戰爭計畫中的重要性。

退役美國空軍中將、智庫密契爾航太研究所所長德普圖拉(David Deptula)向WSJ指出,以伊與烏俄衝突展現出制空權在為了達成全面軍事目標之中的根本重要性。烏俄戰爭中,雙方都無法取得制空權,呈現出的便是僵持不下的消耗戰戰爭型態;以伊衝突中,以色列則能夠不受妨礙地自由攻擊具有制空權的區域。

儘管烏克蘭的防空能力優於伊朗,軍事官員和分析師仍認為,以色列空軍戰力本質上優於俄羅斯空軍。

曾負責2011年對利比亞空中行動的退役英國空軍將領斯特林格(Edward Stringer)分析,以色列之所以能夠達成俄羅斯無法辦到的軍事成果,在於以國的全面文化,空軍精細複雜的訓練和創新,加之融入情報與網路能力,造就了以軍此次在空戰上的成功。相較之下,「俄羅斯有的只是飛行員,培育他們去開會飛行的火砲,如此而已」。

另外,伊朗雖與烏克蘭同樣缺少與對手在空中抗衡的先進戰機,更大的問題在於沒能建構陸基防空系統。數年十年來,德黑蘭把賭注押在飛彈部隊的威嚇火力和其他區域代理人身上,而非防空系統,WSJ認為這是「致命的政治失算」。自由時報0616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