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HKU5-CoV-2,恐引爆下一場全球大流行!美國科學家警告,這種與致命MERS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高度相關的病原體,僅需「一小步」突變,即可感染人類並引發疫情。更引人關注的是,該病毒最初由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蝙蝠樣本中發現。
《每日郵報》5日報導,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最新研究指出,HKU5病毒株目前僅在蝙蝠間傳播,但其實驗室研究顯示,其棘蛋白只需微小改變,便能與人體細胞的ACE2受體結合,進而感染人類。ACE2受體正是新冠病毒(COVID-19)入侵人體的門戶。
該研究共同主持人、病毒學家萊特科(Michael Letko)教授表示:「HKU5病毒群過去較少受關注,但我們的研究揭示了它們感染細胞的機制,並發現它們可能距離跨物種傳播到人類僅一步之遙。」團隊透過活病毒測試、蛋白質建模及AI模擬,描繪出HKU5從蝙蝠傳人的可能路徑。
HKU5病毒最早於2005年在中國被發現,其宿主為1種名為「日本家蝠」(Pipistrellus abramus)的蝙蝠,但科學家是近期才確認它能利用ACE2受體。
研究人員從中國南部及東部數百隻蝙蝠的拭子樣本中,分離出HKU5-CoV-2病毒株。實驗中,他們利用基因編輯工具製造出帶有HKU5棘蛋白的「偽病毒」,並將其與帶有人類或蝙蝠ACE2受體的細胞接觸。結果顯示,蝙蝠細胞極易受感染,而人類細胞除非病毒帶有特定突變,否則反應輕微。
科學家擔憂,若HKU5病毒先感染了如貂或果子狸等中間宿主動物,便可能在傳播給人類前獲得必要的突變。HKU5與MERS同屬梅貝可病毒(merbecoviruses)家族,MERS由駱駝傳人,致死率高達34%。HKU5病毒最早於2005年在中國被發現,其宿主為一種名為「日本家蝠」(Pipistrellus abramus)的蝙蝠,但科學家是近期才確認它能利用ACE2受體。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稍早,武漢科學家曾報告,HKU5的1個譜系(Lineage 2)已能直接與人類ACE2受體結合,意味著無需進一步進化即可感染人。如今美國這項新研究擴大了調查範圍,檢視了整個梅貝可病毒家族,發現其他HKU5變異株也可能僅需少量突變即可達到同樣效果。專家憂心中國不受管制的野生動物交易,恐增加病毒外溢風險。自由時報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