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18日舉行總統大選,現任布加勒斯特市長、親歐盟中間派候選人達恩(Nicusor Dan),擊敗了右翼疑歐派對手西米昂(George Simion)。分析稱此為該國自1989年共產黨垮台以來最關鍵選舉。
《華盛頓郵報》報導,達恩19日凌晨對支持者說:「你們所做的非同凡響,你們對抗了仇恨浪潮。」他隨後向西米昂喊話,呼籲團結。羅馬尼亞中央選舉局報告,已開97%選票中,達恩領先逾7個百分點,差距無法逆轉。西米昂承認敗選,稱「我們孤軍奮戰」。
西米昂是國會議員,立場被比擬為美國「MAGA」運動,曾主張對摩爾多瓦及烏克蘭部分領土的主權,並暗示羅國應停援烏克蘭。達恩對此回應,西米昂言論「正中俄羅斯下懷」。歐洲領袖擔憂,西米昂若勝選,羅國恐與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結盟,削弱歐盟抗俄立場。羅馬尼亞是北約重要空軍基地及美國飛彈防禦系統關鍵環節。
多位歐洲領袖已向達恩致賀。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期待深化戰略夥伴關係。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稱選民選擇了「強大歐洲中開放、繁榮的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總統桑杜也表示兩國將並肩為歐洲化未來努力。布加勒斯特市中心則有支持者高呼:「俄羅斯,別忘了:羅馬尼亞不屬於你!」
達恩坦言,西米昂以「極右翼綱領」參選,「但許多選民的憤怒是真實存在的。」西米昂陣營副主席盧利亞(Marius Lulea)則認為,其獲得的支持顯示「沉默的羅馬尼亞需要希望,並要求被傾聽。」此次選舉投票率高達約65%,顯示選民高度關注。羅國外交部曾警告TikTok等平台假新聞干擾。
18日的選舉實為重新選舉,此前憲法法院因競選財務違規及當局指稱受俄煽動的非法社群宣傳,宣告去年11月選舉結果無效。當時得票最高的極端民族主義者喬治斯庫(Calin Georgescu),因過往親俄立場及疫情期間反疫苗言論受矚目,已被禁止參選。美國副總統范斯曾批評取消選舉的決定。自由時報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