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十五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亞召開外交部長非正式會議,討論在七年內將各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五%投入國防事務及國防相關基礎建設。美國國務卿魯比歐直言這是為了「把錢花在應對廿一世紀威脅所需的能力上」。
1.5%可用於國防基建
「美聯社」指出,北約外長會議的新計畫是,所有成員國在二○三二年前,會將GDP的三.五%投入國防事務,另將GDP的一.五%用於國防相關基建,如道路、橋樑、機場和港口,但將基建和網路安全納入國防預算,將改變北約傳統上的計算基礎,且按照北約的標準,七年時間太短。北約卅二國原本應在二三年達成GDP二%用於國防的目標,但迄今仍有比利時、加拿大、義大利、葡萄牙、盧森堡等十國未達標,其中西班牙預計今年達標。
魯比歐強調,美國要求盟友在未來七年內將GDP的五%用於國防,是為了「把錢花在應對廿一世紀威脅所需的能力上」。他在同日進一步提到,在六月廿四至廿五日於荷蘭舉行的北約峰會之前,所有北約成員國國防預算占GDP比率都將達到或超過二%,其中許多國家將超過四%,「而且所有成員國都將同意在未來十年內達到五%的目標」。
北約秘書長呂特在會議中指出,當前北約各國國防預算占GDP二%「明顯不夠」,有必要增加軍事投資和擴充軍備,來應對俄羅斯、恐怖主義及中國帶來的威脅。然而,比利時外長佩瑞弗認為新目標「太超過」,甚至三.五%在短至中期內也不可能,二○三四年前達到二.五%較為實際;若北約峰會的新目標高於此數字,他將串聯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反對,要求放寬年限至十到十五年內。比國政府財政赤字高,是最後一批宣布將提高軍費至GDP二%的國家之一。
倫敦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十五日發布報告指出,假設美軍完全撤出歐洲,若歐洲要一對一替代美軍的裝備與人力,預估必須在廿五年間投入約一兆美元。自由時報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