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6日公布最新民調揭示,美國兩大黨在外交政策上的歧見已擴大成一道鴻溝。共和黨選民日益反對援助烏克蘭、自由貿易及國際承諾,與民主黨的立場形成強烈對比,凸顯美國社會對其全球角色的深刻分歧。
這項民調的巨大差異,體現在對美國國際聯盟態度的測試上。高達81%的共和黨人認為,美國盟友未承擔足夠的自身防衛責任,國家不應再耗費稅金保衛他們。相對地,83%的民主黨人贊同另一觀點,即國際聯盟是力量的來源,應以稅金支持。
此差異反映了共和黨近年來越趨孤立主義,而民主黨則持續擁護國際結盟的趨勢。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的研究也印證此點,2019年兩黨對安全聯盟益處的看法差距為15個百分點,到2023年已擴大至30個百分點(80%民主黨人 vs. 50%共和黨人認為有益)。
在援烏議題上,分歧尤其顯著。新民調中,83%的民主黨人支持繼續金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但79%的共和黨人表示反對。縱觀2023至2024年,《華爾街日報》的持續追蹤發現,民主黨人越來越認為美國需加碼援烏,共和黨人則認為已付出太多。整體而言,受訪選民中49%支持繼續援助,44%反對。
民調也觸及川普總統具爭議性的外交構想。對於他時常提及將格陵蘭與加拿大納入美國版圖的想法,高達62%的選民認為是壞主意,僅25%認為有助國安與經濟。即使在共和黨內部,支持度(51%)也遠低於對他其他政策的支持。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的外交政策民調專家斯梅爾茨(Dina Smeltz)分析:「民主黨人是美國國際主義與多邊主義,包含聯盟關係的擁護者。」此差異也反映在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觀感上:81%的民主黨人有好感,共和黨人僅31%。
共和黨對自由貿易的疑慮也浮上檯面。77%的共和黨人認為關稅有助創造美國就業、利大於弊;反觀93%的民主黨人認為關稅會推升物價,基本上是負面力量。
不過,在削減外國援助方面,川普的立場獲得些微過半(51%對45%)的美國民眾支持,儘管黨派分歧依然嚴重(92%共和黨支持削減,85%民主黨反對)。近年美國外援約佔聯邦預算的1%。此外,關於將疑似外國幫派成員遣送至薩爾瓦多(即使未經法庭聽證確認身份),也有62%選民表示贊成,32%反對。
本次《華爾街日報》民調於3月27日至4月1日間,透過電話及網路訪問了1500名登記選民,整體抽樣誤差為正負2.5個百分點。自由時報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