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川普不斷升級其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其他國家的消費者也開始透過抵制美國產品,以及限制旅遊來應對這一趨勢。外資高盛發布最新報告稱,這些市場負面舉措恐將影響美國經濟成長,將造成2025年GDP最高達830億美元(約新台幣2.75兆元)的損失。
該份報告預估,外國抵制恐導致美國2025年GDP下降 0.1%至0.3%,以目前27.7兆美元(約新台幣920.4兆元)的成長預期計算,損失將達到280億美元(約新台幣9304億元)至830億美元。
據報導,高盛經濟團隊以Jan Hatzius為首,援引 YouGov一項新調查稱,大多數抵制美國消費品主要集中在加拿大,約有53%的消費者聲稱,已開始了某種形式的抵制。現今加拿大多數省級酒類壟斷企業已將美國產品下架,美國酒類在加拿大的銷量將出現大幅下滑,而與川普關係密切的特斯拉,其市場的好感度和購買意願也出現明顯降幅。
高盛指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赴美旅遊人數下降,因為赴美旅遊佔美國國內生產毛額的0.7%,尤其是來自歐盟和加拿大的遊客,每年在美國旅遊上的花費約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6兆元)。
據了解,加拿大一直是美國最大的國際遊客來源國,2024年訪問人數達2040萬人次。美國旅遊協會估計,加拿大人訪美可帶來205億美元(約新台幣6813億元)的消費,並為美國帶來14萬個就業機會。
數據顯示,2023年造訪美國的全球旅客排名,加拿大是第1名、佔30.86%、第2名為墨西哥、佔21.81%,第3名為英國、佔5.86%。
近期,高盛針對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數據進行分析,截至3月25日的美國12個最大機場的外國遊客數量年下降了11%。
隨著不同數據陸續披露,部分企業也開始發出警告。其中,加拿大航空表示,美加航線需求特別疲軟,截至3 月中旬,4 月至 9 月的跨境航班預訂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
與此同時,經營紐約廣場酒店的歐洲酒店集團雅高集團的執行官週二對彭博電視台表示,遊客決定改變目的地,包括去了加拿大、去南美或埃及,而不是來美國。雅高集團指出,今年夏天從歐洲飛往美國的航班預訂量下降了25%,這是一個「相當強勁的減速」。
高盛表示,美國川普總統不斷宣示的關稅聲明,加上對歷史盟友採取更激進的立場,已經損害了全球對美國企業和整個國家的看法。
總體而言,美國經濟成長將受到拖累,「除了關稅和外國報復對出口造成的更直接的負面影響,預計2025年美國GDP成長可能不如普遍預期」。
近幾週,高盛與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多家華爾街公司聯袂下調了各自的美國GDP成長目標,以應對限制性貿易政策的預期影響。
高盛預計2025年美國GDP成長率為1.7%,低於先前預測的2.4%。自由時報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