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國務院週一宣布對中國及香港官員實施新一輪制裁,此舉被視為總統川普本屆任期內首次針對處理香港事務的官員採取行動。報導稱,這顯示川普新政府在對中策略上,有意將人權問題置於優先考量,鎖定香港持續的政治打壓及其延伸至美國的跨國鎮壓行為,以及對西藏的准入限制。
國務院制裁名單,包括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區志光、中央駐港國家安全公署署長董經緯、香港警務處助理處長王忠巡、國家安全警務處助理處長趙詠蘭、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以及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他們將面臨在美資產凍結及無法使用美國銀行系統的懲罰,這往往使其難以利用國際金融服務。
此次制裁也包含因限制進入西藏而面臨美國簽證限制的中國官員,但美方依慣例未公布名單。
國務卿魯比歐代表川普政府發表聲明強調,制裁旨在「展現川普政府的決心,要追究那些剝奪香港人民受保護權利與自由者,或是在美國領土上、針對美國人進行跨國鎮壓行為者的責任。」
對於川普政府此次的制裁行動,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批評此舉為「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嚴重違反國際法。香港政府則抨擊美國展現「霸權下的野蠻行徑」。
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日報》指出,川普過往處理對中關係時,相對淡化人權議題,更側重於課徵關稅和處理貿易失衡問題,其整體對中戰略至今仍不明朗。相較之下,被任命為國務卿的魯比歐長期被視為對中鷹派,他本人也曾遭北京報復性制裁。此次以川普政府名義發動的制裁,將人權議題重新推上檯面。
報導同時提及,川普也可能在本週宣布新一輪對中國的關稅措施,儘管具體內容尚未揭曉。美中之間的摩擦點眾多,包括台灣問題、科技競爭等。由貝萊德(BlackRock)牽頭收購香港長江和記(CK Hutchison)港口,以及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出售其美國業務的交易,本週都面臨關鍵期限,這些都可能與川普政府的對中佈局相關。自由時報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