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江和記實業與貝萊德為首財團的港口交易頻遭中國抨擊,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8日宣佈對該交易展開反壟斷調查,消息人士表示,長和將暫緩原訂4月2日的協議簽署。《紅色賭盤》作者、前北京市政協委員沈棟指出,相關發展顯示,習近平的中國沒有獨立財富的空間。
沈棟在X平台發文說,中國前首富馬雲與李嘉誠的遭遇並非孤立事件,因為都呈現中共持續行動,以確保對私有資本的政治主導地位,無論私有資本的管理者多富有或人脈多好。
該文說,馬雲的隕落是迅速、公然的。2020年底在批評中國金融監管機關後,規模350億美元的螞蟻集團IPO案突然叫停,他的帝國瓦解,馬雲本人消失在公眾視野數月。訊息昭然若揭:民營企業家對企業的經營取決於黨的高興或者不高興。
李嘉誠的待遇亦然。2025年3月在開曼群島註冊、香港上市的長江和記實業宣佈將其80%的全球港口業務出售貝萊德為首的財團,該交易包含巴拿馬運河附近的關鍵資產,並且似乎是直接回應美國對中國掌控戰略基礎設施的壓力。
雖然加拿大公民李嘉誠沒有消失,但加諸在他身上的政治壓力明顯可見。中共喉舌連翻對他發表評論攻擊,一度稱這位95歲慈善家「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3月27日,多份報導證實,中國國企奉令停止與李嘉誠有關企業業務往來,這些公司不僅是長江和記,也可能包括與他兒子有關的公司。
1份報導稱,習近平計畫以巴拿馬運河港口,作為與川普談判的籌碼,因此認為李將港口出售貝萊德破壞該策略。
沈棟指出,馬雲與李嘉誠的類似之處並非在於個人的懲罰。馬雲被公開規訓,李嘉誠正被系統性的剝奪權力,但彰顯出相同的根本訊息:在習近平的中國,沒有任何一位巨亨,不管多麼知名,能超越黨的控制。
數十年來,馬雲在鄧小平「先讓一些人富起來」的模式下蓬勃發展,而李嘉誠在香港一國兩制的架構下繁榮,那個時代已經結束。習近平的中國要求的是一致、服從與犧牲,而該要求不僅對一般公民,也包括在中共控制下運作的所有本國、外國實體。
他說,無論是透過被消失或脅迫壓力,訊息是明確的:資本必須服務國家,在中國,私有資產不是擁有的,而是從黨借來的。自由時報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