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積電宣布,在日本設廠計畫將於2022年動工、2024年投產時,積極進度看似難以置信。如今熊本廠將在明天開幕、今年稍晚有望投產,顯示日本在全球晶片競賽先聲奪人。
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一座晶圓廠通常費時3年才能完工,且即使台積電在台灣建廠速度能更快,但這次是首度在日本設廠,必須應付當地官僚體系及法規。儘管如此,台積電熊本廠24日就要正式開幕,使得今年稍晚開始量產可望成真。
經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的供應瓶頸,加上地緣政治緊張日益加劇,各國爭相建立本國晶片製造能力。台積電熊本廠的開幕儀式,將象徵日本在這場競賽中先聲奪人。
這份成功要拜數個不易在其他地方複製的因素匯聚之賜,包括政府以有效率的方式提供支持、嚴格的施工時程,以及來自日本各地的低成本勞動力湧入當地,並且一周7天、一天24小時日以繼夜輪班工作。
此外,台積電與熊本當地大企業索尼集團公司(Sony Group Corp.)進行深度合作,也讓設廠計畫更加平順。索尼同時是熊本廠的投資方和客戶。
從華府、北京到布魯塞爾,各地政府都在加緊建立本國半導體生產能力。因為之前COVID-19疫情期間的封鎖,暴露出各國面臨全球供應鏈被打亂時的脆弱程度。
例如晶片缺貨迫使歐美及日本的汽車製造廠停工。而在日本,豐田(Toyota)和日產(Nissan)等車廠構成國家經濟的基石。
有了疫情時的教訓,日本經濟產業省在疫後迅速規劃雄心勃勃的計畫,提出數以10億計美元的補貼,要吸引台積電、韓國的三星(Samsung)及美國的美光(Micron)等半導體大廠赴日設廠。
台積電已經宣布將在熊本興建第2座晶圓廠,並正在考慮在日本蓋第3座工廠生產先進的3奈米晶片。
「晶片戰爭」(Chip War)一書作者、美國學者米勒(Chris Miller)指出,「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與(日本)熊本的設廠情況形成鮮明對比。日本政府沒那麼聲張,但支持程度卻可能比歐美國家要高」。
根據台積電的說法,在日本的設廠成就歸功於「供應商、客戶、企業夥伴、政府和學界」的支持,而其在不同國家的設廠計畫「本來就無法相比」。中央社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