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面臨經營困境,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點出英特爾董事會要找新的策略方向,也要找新執行長的兩個難題;半導體研究公司SemiAnalysis分析師,近日更毫不留情批判英特爾董事會,直指過去10年是英特爾史上最糟時期,因為董事會的無能及做出一些可怕的決策,逐漸將英特爾推向衰敗與瀕臨滅亡地步。
英特爾日前無預警宣布執行長(CEO)季辛格(Pat Gelsinger)於12月正式退休,他之前積極推動「5年4技術節點」,在任不到4年卻突然卸任董事與CEO職務,引發「被迫退休」質疑聲浪四起。英特爾下屆CEO人選尚未出爐,上週已先宣布任命兩位半導體業資深人士出任獨立董事,且兩人先前都曾在英特爾工作。
英特爾新任獨立董事包括半導體生產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前執行長麥瑞斯(Eric Meurice)、微晶科技(Microchip Technology)臨時執行長桑吉(Steve Sanghi),英特爾兩人盼望兩人加入董事會後,能協助尋找新的CEO人選。目前英特爾由財務長與另一位高階業務行銷主管擔任臨時共同執行長。
半導體研究公司SemiAnalysis分析師批判,英特爾的董事會無能,幾十年來的一些可怕決策,導致公司營運下滑。英特爾董事會卻沒有為10多年的失敗負責。先前11名董事成員中,有 7名董事沒有相關的半導體經驗,另外,有兩名是半導體領域的學者,他們沒有產業實務經驗,僅有1位較強的專業成員於今年才剛加入董事缺,目前那7名董事會成員仍穩坐其位。
分析師直指「過去10年是英特爾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董事會的無能和領導決策,包括過去幾任CEO,商業決策淩駕於技術之上,董事會還批准了許多可怕的決定,例如進行愚蠢的收購狂潮,收購完全不相關的公司,使得英特爾這家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公司之一,不僅在公司文化步入腐敗,營運更面臨衰敗。
分析師表示,英特爾的問題肇始10奈米技術節點。2016年,台積電與英特爾同時計畫將10奈米技術引入量產,台積電使用性能較低的節點按計劃執行,但英特爾推動了一項激進技術計畫,但花了3年時間才解決技術難題。等英特爾開始要量產出貨10奈米產品時,台積電已領先,7奈米出貨量超過50萬片,且5奈米也開始送樣給客戶。
分析師也指出,除了生產製造落後,英特爾的產品也因技術停滯不前而受到影響,競爭對手AMD卻因擁有投產台積電的優勢,並在許多情況下擁有更好的晶片設計/架構,英特爾在數據中心市場份額開始下滑,業務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分析師認為,季辛格當CEO其實可以做得更好,但他有點非理性的樂觀,出現相當多的失誤。例如2022年間,他宣布收購以色列晶圓代工廠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原本以為帶來急需產能給客戶,但在美中科技戰升溫,中國政府監管機構未批准,致使交易破局,英特爾還支付3.53億美元(約新台幣逾114億元)的分手費,但卻沒有B計劃。
此外,英特爾近幾年積極跨足晶圓代工,分析師並不看好,直言「英特爾以難以合作聞名,沒有以客戶為中心的觀點」,「外部客戶沒有得到適當的服務」。AI領域,英特爾也不樂觀,目前的AI戰略包括Gaudi 3 、Falcon Shores新一代AI晶片,預期將無法在AI推理或訓練市場獲得太多份額。自由時報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