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 12 月, 2024
Home即時新聞南韓政局震盪 美圍堵中國策略面臨變數

南韓政局震盪 美圍堵中國策略面臨變數

南韓總統尹錫悅面臨彈劾危機,其親美、強化與日本關係、對中強硬的外交政策,也因之動搖,進而可能影響美國在東亞抗衡中國的策略。分析人士憂慮,若左派勢力執政,現有的區域安全合作架構恐將鬆動。

《金融時報》11日報導,去年8月,美日韓領袖在美國大衛營舉行歷史性三邊峰會,這在南韓總統尹錫悅(親美、對中強硬)主政下才得以實現。若由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執政,峰會恐難成行。李在明傾向延續前總統文在寅的路線,對北韓、俄羅斯採取和解姿態,且反對軍援烏克蘭,並強烈批評尹錫悅政府對日政策。李在明去年6月與中國大使會面,更凸顯其與尹錫悅截然不同的對中立場。

李在明目前民調領先,極可能繼任總統。史丹福大學亞太專家史奈德(Daniel Sneider)指指出,南韓新政府最可能調整的就是美日韓三方安全合作機制,甚至可能全面撤回。他認為,川普政府對此類多邊聯盟缺乏興趣,將讓韓國左派更容易退出。

南韓智庫國家安全研究院中國中心主任秋載宇(Jaewoo Choo)分析,共同民主黨被視為親中,因為他們認為改善中韓關係是改善南北韓關係的必要條件。

一位匿名日本政府高階官員表示,日韓關係改善僅維持2年左右,日本不願回到文在寅政府時期的緊張狀態。他並形容韓國近期的政治情勢「非常負面」。

史奈德提到,儘管南韓社會普遍支持與日本恢復正常邦交,但尹錫悅政府促成的日韓協議,以南韓單方面向二戰時期被強迫勞動的受害者賠償為基礎,缺乏穩固的雙邊互惠基礎,讓外界認為南韓做出讓步,卻未獲得日本相對等的回應。

去年,尹錫悅在美國國宴上演唱「美國派」,贏得讚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三月在首爾的「民主峰會」上,更稱讚南韓是「全球民主的捍衛者」。然而,如今卻有外交官員質疑,國際社會是否過於忽略了尹錫悅政府的反民主傾向。

羅馬LUISS大學亞洲政治訪問教授德魯里(John Delury)指出,華盛頓對亞洲保守派政治人物往往比較寬容,因為他們通常展現出「親美」和「挺聯盟」的姿態。

美國企業研究所亞洲安全專家庫柏(Zack Cooper)分析,尹錫悅原本因為其保守立場、積極的外交參與和英語能力,非常適合與川普政府建立良好關係。但尹錫悅的離職或國內地位不穩,都將使南韓面臨困難處境,甚至可能導致美國大幅減少駐韓軍隊。

復旦大學教授、中韓關係專家沈丁立則認為,中國未必期望在南韓政權交代後,關係會有顯著改善,並以文在寅政府最終未能阻止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為例。

一位前駐韓美軍顧問則認為,無論南韓政局如何變化,美國主導的區域經濟、國防及科技供應鏈重塑,以降低對中國依賴的趨勢,將會持續下去。他表示,地緣政治環境將限制南韓左派政府大幅偏離美國及理念相近國家的可能性。自由時報1211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