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政府規劃癌藥基金三年逐步達每年百億,學者提醒立意良善,但終究是緩衝作法,長期仍要直球對決健保財務問題,該調費率就調、該改革保費制度就改革,政府也要加大健康投資。
陽明交通大學公衛研究所教授周穎政認為,近日財經雜誌《富比世》公布台灣為最富裕國家第十四名超越日韓,健保卻拿不出足夠的錢供民眾癌症治療,情何以堪?當健保給付趕不上新藥問世速度,只會造成有錢、沒錢的人接受的醫療不一樣。
周穎政指出,癌藥基金立意良善,但終究是緩衝作法,最終仍要直球對決健保制度出了問題,正視提高新藥可近性就須合理調高保費,若收費體制涉及世代不公疑慮,應盡快改革,台灣不少財富集中年長者,老年人不是都沒錢,可適度要求繳健保費,早一點進行改革,痛苦指數會少一點。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指出,目前健保收入大宗以薪資作為保費計算基礎,費率五.一七%,勞動人口以青壯年為主,但年長者沒薪資卻可能有更多租金、股利等所得,卻僅課徵補充保費,費率二.一一%,感嘆未來少子化加劇,「我們這代以後不知道誰來照顧?」「誰來付健保的錢?」
透過調整保費 擴張健保總額大餅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點出,癌藥基金的運作涉及兩項不確定性因素,包含是否為政府每年撥款挹注的長期措施,以及是否能達到設定的蒐集資料等功能,若要提高病人新藥可近性,政府仍要增加健康投資,以及透過調整保費等方式擴張健保總額大餅。自由時報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