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30, 2024
Home即時新聞外媒曝中芯設備頻故障 8成晶片有缺陷

外媒曝中芯設備頻故障 8成晶片有缺陷

華為宣稱要取代輝達AI晶片A100的昇騰910B,此晶片由中芯代工,啟動量產已經6個多月,至今8成晶片都有缺陷,良率僅2成左右。更慘的是,中芯原預計昇騰910B的年產量很快達到50萬片,卻因美國加強出口管制,設備零件供給受阻,導致設備接連故障,無法維修,生產目標遠不如預期。

朝鮮日報以「中國AI晶片自尊心」為標題,踢爆中國華為AI晶片的慘況。報導指出,華為所開發的AI晶片希望展現出中國突破美國科技封鎖,如今卻在擴大產能方面遭遇阻力。儘管華為第二代AI晶片-昇騰910B,正在逐漸取代在中國市場占有率超過90%的輝達AI晶片,廣受中國企業青睞,礙於良率低下,設備頻頻故障,產能嚴重受限。

業界透露,華為希望取代輝達AI晶片A100的昇騰910B良率,仍停留在20%左右,此晶片由中芯代工,啟動量產已經6個多月,至今仍是5個晶片有4個出現缺陷。

不僅如此,因美國加強出口限制,設備零件供給受阻,導致產量遠遠落後所設定的目標。根據原本規劃,中芯預計昇騰910B的年產量很快就會達到50萬片,但是,專業IT媒體《The Information》稱,因為設備接連故障,生產計劃出現狀況。

報導說,由於華為和中芯難以迅速更換故障的設備零件,在受到美國制裁下,中芯無法引進新設備,只能改造低效能的DUV曝光機,取代尖端的EUV曝光機,藉以生產7奈米晶片。而ASML 此前曾說,7奈米製程使用EUV曝光機只需9道工序,使用DUV設備則需要34道工序。工序越多,生產成本越高,良率越低,設備故障也越頻繁。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又限制全球設備商在中國境內提供維修服務,導致中芯在獲取設備零件上吃盡苦頭。

半導體設備業界人士說,中芯缺少維護和管理晶片製造設備的工程師,而國際設備廠商考量美國禁令,不敢輕易向中國提供設備維修服務,中芯正在拿美國制裁前採購的設備和零件,維繫7奈米生產線,因此想擴大AI晶片產能並非易事。

業界認為,華為後續AI晶片的量產也可能遭遇挑戰,華為計劃9月推出昇騰910B的升級版910C,並喊出明年要推出採用5奈米製程的AI晶片。如今,隨著華為和中芯在AI晶片量產上遭遇困難,騰訊、百度等中國大型科技企業也將遭遇重創。

報導總結,儘管中國企業正在增加昇騰910B的採購量,以取代輝達晶片,中國政府也通過推進自己的數據中心,增加華為AI晶片的需求。然而,因為美國的制裁,中國離晶片自主的夢想也越來越遠。自由時報0627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