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11 月, 2024
Home即時新聞華爾街日報︰全球警戒中國 超越六四爆發後

華爾街日報︰全球警戒中國 超越六四爆發後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天安門民主運動今年屆滿卅五週年。北京和香港當局近日風聲鶴唳,已拘留或監視多名異議人士,並對相關紀念活動下禁令。「華爾街日報」三日專文指出,今天的中國依舊令人不安,但根源從槍砲、坦克,變成侵略性的產業政策、對鄰國的軍事野心,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國家安全政策,如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警戒比六四事件後更廣泛,且不再限於西方國家。

鄒幸彤舅舅傳遭港警逮捕 經定罪可判一年

前「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的「臉書」專頁,近日發布六四事件相關貼文,香港警方日前首次引用「基本法」第廿三條「維護國安條例」,以「煽動意圖的相關罪行」拘捕與該專頁有關的七人,包括入獄中的鄒幸彤,以及鄒的母親劉華珍、前區議員陳劍琴等。除了遭關押的鄒幸彤,其餘六人均已保釋。然而,港警三日宣布逮捕一名六十二歲男子,據稱是鄒的舅舅,並警告若任何被捕者違反「行動限制令」的規定或條件,一經定罪可被判處一年徒刑。

與此同時,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RW)表示,數名六四事件紀念活動相關人士,已被北京當局監視或暫時搬家,包括死難者家屬團體「天安門母親」創辦人張先玲、人權律師浦志強和貴州學生領袖季峰(Ji Feng,譯音)等。此外,某些平台和機構似乎封閉任何可以發布紀念文章的機會,包括知名遊戲「魔獸世界」在「微博」帳號上表示,遊戲網站將於三日至五日維護,用戶無法登入或留言。

北京形象「系統性、漸進性、長期性下降」

華爾街日報指出,六四事件之際,中國對民主人士的鎮壓引發中國與西方關係的重大危機;卅五年後,中國領導階層的行為也經常面臨國際社會反擊。研究中國問題逾四十年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智庫胡佛研究所榮譽訪問學者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指出,北京的形象正在歷經「系統性、漸進性、長期性的下降」,而不是像一九八九年那樣「一次性衝擊」。

中國如今已成為經濟強國,具備強大的軍事和外交力量,並力爭重塑全球秩序,以將其意志強加於國際。沈大偉指出,雖然北京目前處於更有利的地位,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不安,比六四事件後更廣泛,不僅外國投資金額下降,許多政府也重新考慮對中貿易關係,連中國的人權紀錄也重回國際關注焦點,這是中國卅五年來從未經歷的負面力量集結。

美利堅大學中國問題學者唐志學(Joseph Torigian)認為,習近平當前的執政理念反映一九八九年的雙重危機,因為六四事件和蘇聯解體讓年輕一輩真正了解到政治組織的脆弱性,習近平表現出對改革將導致混亂的恐懼,認為需要建構強大軍隊才能實現國家統一,同時不信任西方。自由時報0603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