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將展開3天的法國之行,法國總統馬克宏在2日出刊的「經濟學人」專訪中說,「我們將中國帶進世界貿易組織(WTO),然而我們領悟到相關規則未獲(中國)尊重、爭端解決機制沒有效用,而WTO也成效不彰,結果我們沒有被充分保障」。
馬克宏呼籲歐洲「要覺醒」,歐洲的規範太多、投資不足、保護不夠。他說,他不是反對貿易協議。對市場的開放,歐洲是美國或中國的10倍,雖就貿易而言,歐洲一定要尊重中國,但是須以「捍衛我們利益,並且是互惠、促進國家安全的方式」。
馬克宏指出,過去30年,西方竭力將中國帶入國際貿易體系,但相關規則未獲(中國)尊重、爭端解決機制沒有效用。他說,美國已停止試圖讓中國遵守國際貿易規範,他們採取了自己的行動,這是歐盟所不樂見的,這是巨大錯誤,WTO正深陷危機,必須徹底轉型。
對於向中國開放市場的問題,馬克宏說,「我們必須非常務實,並以戰略利益的角度面對該議題」。
他指出,西方對中國的看法有時是錯誤的,比如直到近期,中國還被認為規模龐大的出口市場,「我們看中國是歐洲汽車產業良好的出口市場,特別是對德國的汽車業。這創造許多工作機會,不僅在德國,而是整個歐洲,然而這看法仍然成立嗎?答案是不」。
他解釋,因為現在中國的汽車產能過剩,並將汽車大規模出口海外,特別是向歐洲。儘管一些歐洲製造商因接受中國補貼,並可在中國生產、銷售汽車,以及將過剩的產能出口到中國市場而受惠,但對歐洲人並沒有好處,因此「當論到貿易,我支持就事論事。中國處於產能過剩的情況,所以中國不再是歐洲必要的,或至少不是大規模、重要的出口市場」。
他表示,他支持歐盟執委會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板與風機展開調查,因為中國相關產品獲得的補貼龐大,但最重要的是雙方關稅不同,當歐洲的電動車進入中國市場時,被課徵15%關稅,但獲得高額補貼的中國汽車進入歐洲市場時,稅率僅為10%。
馬克宏也提到國安議題,他說,「在許多領域,中國要求生產者必須是中國企業,因為相關領域太敏感,我們歐洲也必須這麼做,並表明這些領域攸關歐洲的國家安全,這就是新的經濟務實主義」。自由時報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