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正從中國與韓國大撤出,加速投資新加坡,報導指出,從投資額的成長率來看,日本對新加坡的投資額4年裡,增加至3.3倍,金額來到10.85兆日圓,居榜首,主要是瞄準新加坡政府推進的開放式創新政策奏效,至於海外日企家數最多的中國,受經濟活動風險加大,投資變謹慎,投資額衰退了2成,而韓國更慘,幾乎腰斬,4年間衰退了47%,主要是因經濟冷卻及去日本化因素衝擊。
借助由日本銀行(央行)統計、日本財務省匯總的國際收支相關數據,日經中文網比較了各國和地區的統計。對於日本企業在海外新建工廠、增強設備、收購企業等直接投資的金額,按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和2023年(速報值)進行比較。
日經報導,從亞洲整體來看,日本2023年的投資額為17.3億日圓(約新台幣3.63億元),創出過去10年來的最大規模,較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增至1.7倍,成長最突出;至於同一期間日企在全球投資額則增加1.2倍。
而在此期間,投資額成長最大的則是新加坡,投資額從3.31兆日圓(約新台幣6951億元),成長到10.85兆日圓(約新台幣2.28兆元),成長了3.3倍,至於第2名則是越南,從4009億日圓(約新台幣841.89億元)增加到8333億日圓(約新台幣1750億元),成長2.1倍,而第3名則是印度,從5229億日圓(約新台幣1098.09億元)增加到9970億日圓(約新台幣2093.7億元),成長91%。
至於投資額減少最多則是印尼,從1.43兆日圓(約新台幣3003億元)降到6547億日圓(約新台幣1374.87億元),減幅高達54%,而第2名則是韓國,從4093億日圓(約新台幣859.53億元)降到2169億日圓(約新台幣455.49億元),減幅達47%,中國則位居第3名,從1.64兆日圓(約新台幣3444億元)降到1.31兆日圓(約新台幣2751億元),減幅為20%。
對於新加坡成為日企最愛,且投資額遙遙領先,熟悉日企海外投資實際情況的日本國際貿易投資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員增田耕太郎分析,新加坡政府推進的開放式創新政策奏效,研發(R&D)基地在向該國聚集,這裡也成為拓展亞洲業務的樞紐地區,人工智慧(AI)、半導體和醫療保健等企業正逐漸從世界各地匯聚而來。
而成長率排名第2的越南,雖然豐富的勞動力推動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期被認為已過頂峰,但國民的平均年齡仍在35歲以下,比日本年輕10歲以上,人口也在持續增長,看好消費市場擴大的零售業和尋求勞動力的製造企業進駐引人關注。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2023年實施的問卷調查顯示,從日本企業希望擴大業務的國家和地區來看,越南佔25%,僅次於美國的28%。在該機構負責越南事務的莊浩充針對越南的優勢表示,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購買力也會增加,且與美中雙方的關係均良好,地緣政治風險較小。
第3大的印度,則隨著莫迪政權推出的製造業振興政策,半導體、汽車和電池領域的全球大型企業相繼在該國建立了製造基地。
對於衰退幅度幾乎腰斬的韓國,主要是因為由於經濟冷卻,韓國企業的設備投資缺乏強勁勢頭,加上在寅前政府提出的原材料和零件「去日本化」政策等的影響仍然存在,這些因素可能導致日本企業將投資轉向了韓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
至於在海外日企家數最多的中國,其投資額也衰退了2成,主要是因為自1990年代以來,由於勞動力和原材料等成本較低,日本的製造業增加了在中國的基地,但這些優勢正在消失,由於對於企業活動的縮小感到不安等原因,對越南和菲律賓增加投資的「去中國化」動向也在加強。自由時報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