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7 4 月, 2025
Home南加社區首次前進非洲 NATMA義診新里程碑

首次前進非洲 NATMA義診新里程碑

史瓦帝尼專題系列報導(二)

(記者林蓮華)史瓦帝尼王國(Eswatini)是中華民國(台灣)在非洲的唯一邦交國,建立外交關係的邦誼已邁入第57年,政府長期協助史瓦帝尼政府建設;NATMA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義診團於2025年3月27日至4月2日,在史國由團長許宗邦率隊維期三天偏鄉地區義診及拜會相關單位,除提供醫療援助,還有藥品及器材捐贈及捐款,不僅是對當地居民的一種支持,也給21位團員帶來巨大的心理回饋,以人道精神展開的「醫療外交」,嘉惠當地1200多位平民百姓,NATMA自2003年起組團到各國義診,創立目標希望把台灣的愛心傳到邦交國,直至2025年首次前進非洲意義深遠,為NATMA義診建立新的里程碑。

義診期間當地民眾把握機會就診,大排長龍。(記者林蓮華攝)

台灣政府原本在史國醫療領域就提供大量援助及建設,派遣醫療團,並提供醫療設備、建立醫療設施、還幫助培訓史瓦帝尼的醫護人員,提升當地的公共衛生水準。期間擔任要角,以台北醫學院駐史國醫療團鄭文炫醫師帶領的團隊為主,除在史京醫院新急診大樓周一至周五門診,另有每個月兩次周六由使館指派巡迴史國各地門診。

義診團員有來自全美NATMA認同NATMA理念的醫護人員。(記者林蓮華攝)

此次NATMA義診團聯合駐史國醫療團擴大辦理義診,面對偏鄉交通不便、醫療藥品後勤不足的境況,本次義診最難能可貴是NATMA團長許宗邦事先已確認所需,購買逾萬美元的大量藥品,患者就診即刻馬上拿到醫生診斷的免費處方藥,而且時期較長,這對慢性病、傳染病等患者,無疑是最即時的幫助。

偏鄉以老弱婦孺居多,交通不便、醫療藥品後勤不足,NATMA購買大量藥品,患者可即時拿藥。(記者林蓮華攝)

團長許宗邦醫師指出,因偏鄉環境受限,醫療匱乏,許多民眾一早就來排隊,隊伍大排長龍;義診醫生給患者開藥以皮膚蘚、感冒咳嗽、止痛消炎、血壓、憂鬱、營養不良等藥品較多,並且準備很多成人及兒童維他命分發給大家。感謝鄭文炫醫師還設製簡易超音波設備,有助患者在影像檢查輔助下,斷診可以更加精確。

右起北醫駐團醫師鄭文炫、賴臆任、NATMA義診團長許宗邦、醫師施能泉、會長侯全益。(記者林蓮華攝)
27日義診在史國收容的國際難民營Malindza Refugee  Centre。(記者林蓮華攝)

3月27日,義診團前往史國首都Mbabane東邊,開車約一個多小時抵達國際難民營Malindza Refugee  Centre ,在駐史國大使館人員協助,服務345位難民,並捐贈5000 美元,幫助在難民營內的小學的學生營養健康及教材;史國難民署長Zanele Mlambo還特别前來探望向醫療團致意。

同日Dr. Estrada 外科醫師也在史京醫院進行肝癌病人開刀手術。

難民因為居住環境擁擠,以皮膚蘚、感冒等易交叉感染疾病居多。(記者林蓮華攝)

Malindza難民營是由世界展望會等NGO機構援助,在史國國王恩史瓦帝三世(Mswati III)支持,收容從鄰國戰亂逃難過來的難民,平日容納400人左右,難民多因戰爭、政治動亂及飢荒,來自鄰國剛果、辛巴威等國,但近年因莫三比克戰亂,目前營內收容800多位難民,難民激增一倍,整體環境更是雪上加霜,據悉史國難民營最多曾經收容過1500位難民,即使無法取得史國永久居民權,但擁有難民證,他們都希望能在史國找到一線生機。

史國難民署長Zanele Mlambo(右)接受來自台灣寶島聯播網總經理賴靜嫻(左)及記者採訪。(記者林蓮華攝)

27日難民署Mlambo署長表示,非常感謝來自台灣的愛心,尤其醫療團診治後的開藥,讓偏遠艱困處境的難民能及時拿到藥物治療。她也提及,因為經費有限,只能滿足難民基本生存的需求,2024年國王仁慈給予17個家庭史國居民證,已是很大的恩惠。

一位難民擔任翻譯者邀請記者參觀她與兒子的棲身之所。(記者林蓮華攝)

難民署官員特別交待,由於庇護原因,為保護難民,希望記者不要拍到正面特寫。記者因為協助填寫患者量測血壓等資訊,認識擔任翻譯的難民,她邀請記者參觀她和兒子兩口之家,即使全家僅有一張床的狹窄空間,她表示從小就住在這裡10多年了,因為家鄉剛果戰亂逃難到這裡,生活相對安定,她最大夢想就是有一天能在史國定居找到工作扶養孩子;儘管處於如此艱困的環境中,我們外人難免會感到無力與心碎,但難民卻展現出極大的堅韌與毅力,懷抱著希望。

前NATMA南加州分會長侯淑玲帶著孩子們高喊「Team Taiwan」。(記者林蓮華攝)

難民營的小學生純真乖巧的笑臉,團員紛紛將自己帶的禮物,糖果、貼紙和文具發給小朋友,前NATMA南加州分會長侯淑玲更帶著孩子們高喊「Team Taiwan」,劃下圓滿句點,大家依依不捨揮别當地難民,在傾聽難民心聲,心情複雜一言難盡,團員僅希望在短短6小時内能讓難民,在困境中感受最真摯的愛與關懷。

NATMA捐贈史京醫院醫療器材及捐款5000美元給院方外科開刀室。(記者林蓮華攝)

28日,義診團5位代表團長許宗邦伉儷、醫師徐慶蘭、醫師李嘉晉及藥劑師吳倍茂拜會史國衛生部部長 Mduduzi Matesebula 辦公室,捐贈衛生部醫療器材及手術衣,部長致辭特別感謝NATMA 愛心義診和慷慨捐獻;部長更於隔日29日義診時,親自前往偏遠義診現場,和每位醫師握手致意,還熱情慰勞每位團員享用當地最好吃的玉米。

院長Dr. Zanele Mlambo帶領團員參觀最新由台灣政府贊助建設的新急診大樓。(記者林蓮華攝)
史京醫院院方特别製作中華民國國旗蛋糕象徵兩國友誼長存。(記者林蓮華攝)

28日早上,義診團全體前往參觀台灣政府贊助建設的史京醫院(Mbabane Government Hospital)新急診大樓,受到兩位院長Dr. Zanele Mlambo及 Dr. Thandolwakhe Tembe,還有執行長Vumile Dlamini等醫療行政團隊熱忱歡迎,院方並特别製作中華民國國旗蛋糕慶祝兩國友誼,NATMA義診團也捐贈藥品、手術衣等醫療用品,並且捐贈5000美元給院方購買外科開刀室所需醫學器材,院方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同日,NATMA總會長哈佛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侯全益(Peter Hou)帶領心臟科醫師Dr. Osita、外科醫師Dr. Estrada等組成的教學團隊和該院醫師進行全天醫學臨床教育研習會。 

28日前往ACC阿彌陀佛關懷中心義診師生及捐款。(記者林蓮華攝)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許多小朋友得到感冒。(記者林蓮華攝)

28日拜會完畢兵分兩路,其他團員遠赴史國最南邊ACC阿彌陀佛關懷中心,來回行程4小時,為當地師生68人進行義診,並捐款3000美元幫助中心收容當地孤兒、弱勢家庭的學童教育。

醫生李嘉晉(Tony Lee)長年義診(Medical Task Force International),自2007年加入NATMA許宗邦醫師的義診團帶隊遠赴中南美洲義診至少10次,此番第一次到非洲史瓦帝尼,帶來許多針劑,以其特殊施打方法,讓病患長年病痛,甚至不良於行,立即見效。他表示對27日難民營冲擊印象深刻,但最讓他感動的是28日到「ACC阿彌陀佛關懷中心」義診。

醫師李嘉晉最感動為ACC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孩童義診。(記者林蓮華攝)

李嘉晋得知原來創辦人是來自台灣的慧禮法師被譽稱為「和尚爸爸」,在非洲6個國家專門收容並教育孤兒或弱勢兒童至高中畢業,無遠弗屆的愛心,讓人十分敬佩。尤其史國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在王主任(Naleli)引領輔導下,團員驚訝每個孩子都會說流利華語文,並且非常守秩序,有禮貌,又會打功夫和唱歌,多才多藝,更令人佩服,所有學童完全遵守佛寺生活作息規律,暮鼓晨鐘長年茹素,大家對學童的自律,都驚嘆不已。

3月29日,義診前往北邊缺乏醫療資源的Nkhaba Village 的小學義診,偏鄉許多當地長者婦孺居多,紛紛攜老扶幼排隊,共義診613位民眾;包括衛生部長Mduduzi Matsebula、駐史國梁洪昇大使伉儷、及國會議員Hope Shiba等官員,特别前往視察,當日義診也受到新聞媒體多方報導。

當日在使館安排,以及議員Hope Shiba協調,義診井然有序,從體測、看診、領藥,每位患者還被安排看診後,繼續上兩堂有關公共衛生以及膳食營養的健康課程,緊接著還可以領取一包米,最後是領取駐館協助邀請總部設在台灣的「World Vegetable Center」推廣自家種植學習美味料理的蔬食便當,透過贈送種子,指導均衡營養的重要性。

醫師徐慶蘭(Dr. Flora Johnson)看診非常仔細,發現某些患者問題無法在義診短短時間一次性解決,只能靠後繼轉診,至於能否轉診到位也令她擔憂,她表示只能不斷叮囑患者一定得就醫,發現病源敦促就醫,醫者仁心救急扶傷,也是偏鄉義診的重要意義。

以往義診藥品分類包裝都由NATMA自行處理,藥劑師吳倍茂、侯淑玲對於此次駐史國醫療團已經將藥品事先作好包裝,表達感謝,他們得以有更多餘力為患者講解用藥需知及注意事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唯一的針灸師黃勇儒深受歡迎,他反應史國勞動力人口眾多,所以腰酸背痛患者很多,而且交通設施有限,長時間走路導致一堆人膝蓋受傷,在28日ACC阿彌陀佛關懷中心還發現小孩練習功夫强度過高,讓他覺得未來需加強宣導保健筋骨的課程。

衛生部部長 Mduduzi Matesebula贈送當地特產玉米慰勞義診團員由團長史宗邦受領。(記者林蓮華攝)
醫師徐慶蘭認為義診幫助患者發現病源提醒就醫轉診很重要。(記者林蓮華攝)

義診之後,在史京醫院高層Khetsowe Dlamini 等人陪同下,團員受邀前往參觀史國建設及體會當地風土民情;29日,由NATMA設立的感恩晚宴,也由院長一一贈送團員小禮物,最後,她們還熱情送機,希望下次再相會。

史京醫院熱情為NATMA義診團接機及送機。(記者林蓮華攝)

僑務委員/史瓦帝尼台灣商暨中華工會會長劉書凱也致贈每位團員紀念品,並介紹其父母第一代來史國打拚奮鬥的故事,自己則是熱愛台式美食,決定開中式餐廳,她還與團員話敘台商在史國機遇與發展,以及暢談未來Google 即將到史瓦帝尼駐點的前景。

駐奈及利亞代表處代表劉翼平公使熱情歡迎NATMA義診團。(陳秀芬提供)

NATMA在4月2日啓程前往奈及利亞第一大城拉哥斯(Lagos)的聯邦醫療中心(Federal Medical Center )進行義診,當地駐奈國代表處代表劉翼平也熱情歡迎NATMA義診團首次到該國做醫療義診和醫學教學,為當地民眾提供免費醫療服務,真正做到台灣政府倡導「Taiwan can help , Taiwan is helping」的精神,預計4月11日返美,完成NATMA非洲首次義診的任務。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