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8 11 月, 2024
Home南加社區陳栢青UCLA、UCSD台灣文學講座 分享創作心路歷程

陳栢青UCLA、UCSD台灣文學講座 分享創作心路歷程

(記者林蓮華/洛杉磯報導)台灣作家陳栢青著作《髒東西》、《尖叫連線》、《Mr. Adult 大人先生》等文學獎暢銷書,應邀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11月13日(周三)羅伊斯廳(Royce Hall)舉辦的「台灣文學系列講座」分享他的創作心路歷程,並與UCLA亞洲語言文化系教授白睿文(Michael Berry)教授展開對談,討論台灣新文學發展,激盪不少火花。

左起駐洛杉磯經文處台灣書院簡德源組長、白睿文教授、台灣作家陳栢青、主持人。

駐洛杉磯經文處台灣書院簡德源組長當日也出席全場聆聽,現場還展出主題「航向世界-台灣文學主題特展」,介紹台灣及台灣文學譯作,包括陳耀昌醫師的《傀儡花》、原住民桂春米雅《樹上的魚》繪本、郭松棻《奔跑的母親》等代表作,展現台灣文學的多元面向。

現場還展出主題「航向世界-台灣文學主題特展」,介紹台灣及多本台灣文學譯作。

白睿文教授開場強調舉辦「台灣文學系列講座」是希望能提供另類的觀點,透過作品看到不同的族群,尤其像作家陳栢青的觀點十分新穎,如何與世界互動,尤其現今是政治充滿不確定、觀點立場分歧的時代,很多人感到迷茫時,文學可以幫助人們互相理解,溝通新觀點,就是個非常好的連結橋樑。

UCLA亞洲語言文化系教授白睿文(左)與白睿文對談台灣文學新發展。

白睿文教授指出,台灣的歷史背景和政治變遷,從60年代開始,台灣文學經歷了現代主義、鄉土文學等多次文學運動,造就不同於中國大陸、香港的文學傳統。近年更是新發展出原住民文學、同志文學等,豐富台灣文學不同的面貌。

陳栢青表示,很好奇在場觀眾接觸台灣文學,聽到台灣故事有什應反映,如何從文學認識台灣,透過故事及看法的交流,會把國際對台灣作品的回應帶回分享。

陳栢青繼UCLA之後移至UCSD演講,學生們一樣熱情踴躍提問。(陳栢青臉書)

陳栢青今年41歲,在台大求學期間,開始積極投入文學創作,並獲得多項文學獎項的肯定。他早期創作風格受到Chuck Palahniuk、內田康夫等作家啟發,後來也深受朱天文、張愛玲等華語作家影響。受到他們啟發,作家最重要的核心任務,就應該是真誠說好每一個故事,讓讀者共鳴和感動。

陳栢青也分享香港電影文化對他的衝擊,電影在濃縮的有限時間,把故事極度視覺化完整表現出來,在他年少時代,香港電影比美國電影影響更深遠;

接著陳栢青開心地把「台灣鬼-紅衣小女孩」帶來美國,他舉例台灣鬼故事很多,像是僵屍、人面魚、紅衣小女孩等傳奇故事,但90年代風行的靈異節目及後來的網路流傳,《紅衣小女孩》被拍成電影還很賣座。究其原因,記憶需要找到媒介攀附,當一個世代擁有同段的記憶,作家就有資本掌握說故事的道具,重新挖掘共同的記憶,就像一種穿搭,在裡頭搭上自己的意圖,產生新的作品。

他坦言,自己寫作每個故事的誕生方式,有時僅是一個畫面的靈感,有時是完整故事藍圖,充滿不確定性,正是寫作的魅力所在。

陳栢青今年以《髒東西》入圍 𝟐𝟎𝟐𝟒 臺灣文學獎金典獎,他曾說自己寫作的特色:「小說的技術就是一種告密。你要把一個祕密,不動聲色的講出來」

在討論台灣當代文學發展時,正如白睿文教授強調台灣文學容許的自由空間,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性。

陳栢青認為以往社會對作家抱持過高期待,期望作家同時扮演道德表率、公共知識分子等多重角色,但台灣讀者的尊重包容,讓文學題材包羅萬象,不受過多限制。

他的寫作從同志文學出發,發展之一是時間感的改變,小說需具有戲劇化過程,但戲劇化有時流於一個很窄的刻度,像是生到死的愛恨情仇,侷限在指針移動的空間。而對身為一名寫作者而言,時間感的改變,可以是一個抗老的療程。

「散文」作為台灣文學的特產,經過文學獎的推波助瀾,以及台灣人定義的散文發展出來的日常性,散文足以不需要以戲劇化為前提,不受嚴格的格式控制,自由靈活的多樣性,作者可以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涵蓋題材廣泛,五花八門,所以散文模糊了時間分秒的刻度,讓時間鐘面變大了,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思想深度,在台灣文壇,成為台灣文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受讀者喜愛。

在問答環節中,學生們踴躍提問,話題橫跨台灣同婚後的社會變遷、文學創作技巧等議題。陳栢青最後指出,此次感謝文化部、台文館,讓他能受邀參加UCLA及UCSD的演講,與主持人的互動,和年青聽眾的交流,讓他都不想回台灣了。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