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 8 月, 2025
Home政治評論美徵25%關稅 對日本汽車出口的影響( 林彥如 )

美徵25%關稅 對日本汽車出口的影響( 林彥如 )

2025年,美國總統川普以「關稅超人」之姿,對日本汽車及零部件徵收25%關稅,重創日本經濟核心~汽車出口產業。作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日本汽車產業佔出口總額顯著比例,美國更是其最大市場。此關稅政策對日本出口及汽車產業構成嚴峻挑戰,以下分析其影響:

首先,25%關稅直接推高日本汽車在美價格。2024年,日本對美出口約133萬輛汽車,佔對美出口近30%,涵蓋豐田、本田、馬自達等品牌。一輛400萬日元的汽車因關稅價格漲至約500萬日元(33,400美元),競爭力下滑。美國消費者可能轉向本土汽車、二手車或他國產品,導致日本汽車需求下降,預計出口量跌5.8%。美國二手車市場因價格優勢可能擴張,進一步擠壓日本新車銷售,衝擊其市場份額。

其次,關稅波及日本汽車供應鏈及中小企業。日本汽車產業依賴數千家中小零部件供應商,關稅迫使車廠縮減生產或遷廠美國以規避成本。例如,日產計畫關閉日本兩廠,部分生產線轉移美國。但中小企業難承擔海外擴張成本,面臨訂單銳減、利潤縮水甚至破產風險,連帶影響日本就業與經濟穩定。

日本政府與產業積極應對。首相石破茂稱關稅「令人失望」,在7月20日國會選舉前承諾「所有選項皆在考慮」。政府推出63億美元刺激計劃,支持受影響企業與家庭,並與美國談判爭取關稅豁免。然而,川普政府立場強硬,談判進展緩慢,短期成效有限。

長遠而言,日本汽車產業需尋求替代市場,如東南亞與歐洲,但這些市場競爭激烈,難替代美國市場規模。關稅或加速車廠轉型電動車與新能源技術,順應全球趨勢,卻需巨額投資與時間,短期難解壓力。

此外,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引發報復性措施。日本可能對美國進口商品,如農產品或飛機,施加對等關稅,恐加劇美日貿易緊張。汽車產業也可能加速自動化與本地化生產,以降低對出口的依賴,但這需長期規劃。

總之,川普「關稅超人」的25%關稅重擊日本汽車出口,價格上漲、需求下滑、二手車市場競爭及供應鏈壓力考驗日本經濟韌性。政府與企業雖積極應對,但長期影響可能重塑日本汽車產業全球布局,促使其探索新路徑。此貿易爭端凸顯川普保護主義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日本需靈活應對以緩解經濟壓力。(前僑務委員)0707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