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國民黨立委群起推動一項極具爭議的法案,妄圖將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定位為「內戰中的分裂政權」,試圖架空總統的國安定位權、削弱軍方防線主控權,甚至排除外島防衛條文與公投程序。這不是一場正常的修法辯論,而是「一場包裝成法律程序的憲政政變」。
若此案通過,台灣不只主權岌岌可危,憲政秩序亦將遭到根本動搖。面對這場危機,我們不能再假裝冷靜,而必須嚴正指出:這樣的立法行為,可能構成《刑法》上的內亂與外患罪。
總統明確定位,中共是「境外敵對勢力」
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與多次公開談話中,皆明確表示:「中國是台灣的境外敵對勢力」。此一立場不只是政治語言,而是源自總統作為「國防與外交最高統帥」,對敵我識別的憲政宣示。然而,國民黨立委卻試圖以立法手段,否定這項總統的戰略定位,將中國包裝成「內戰對手」,使得台灣在國際法上從主權國家淪為「中國內部問題」,等於「幫中共掩蓋侵略正當性,替統戰開路。」
嚴重挑戰憲法秩序,涉內亂與外患嫌疑
根據《中華民國刑法》第100條,「意圖破壞國體或變更憲政制度者,即構成內亂罪。」此案若通過,不啻為將「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獨立主體地位抹除,改寫憲法事實上的國體定義。更甚者,《刑法》第103條明定,「圖謀使我國領土屬於他國者,即屬外患罪。」若未來中共政權可藉此修法與我「合法協商」,繞過公投與國會監督直接簽署協議,則構成「協助敵國併吞主權的圖謀行為。」
國會不是失憶機構,也不是戰略白紙
這項提案除了挑戰憲政,更無視歷史與戰略現實。中國自《反分裂國家法》起即明確表達對台用武意圖,並透過飛彈、軍演、共諜、認知戰全面滲透台灣。而我方國軍、國安單位、盟邦合作體系,皆以「敵我分明」為前提進行部署。
如今若立法院片面將中國定義為「內戰關係」,等於在法律上自廢武功,「主動切斷與美日等盟邦的安全互信與防衛鏈結」。公民社會應立即反擊,不能讓憲政沉淪於立法暴力
這項法案並非正常政治對抗,而是違憲立法的黑箱政變。若以修法之名行滲透之實,台灣就可能在和平時期,以最民主的機制走向最專制的結局。
我們呼籲:
1. 司法院應主動釋憲審查此法案是否違憲。
2. 法務部、國安會應針對立委行為展開國安風險評估與偵查。
3. 公民社會必須集結,監督每一條法案、記錄每一位投下危險票的立委。
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立法院也不能成為中國在台代理人開會的地方。民主不是讓你拿來出賣主權的工具。(公民行動者)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