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拜登以結盟方式,在歐、亞、中東三地同時捲入戰火,以致備多力分,而有些盟國口惠而實不至,讓美國吃盡暗虧。
川普總統上任後,鑑於俄烏纏戰不休、沒完沒了,俄烏兩國兵疲馬困,俄國只好與中國抱團取暖而沆瀣一氣,烏國則不斷求援,打亂川普的抗中布局。
川普上台後翻轉拜登三面峰火的戰略,反其道而行,先撫平中東戰火、示好次要敵手俄國,以期達到遏制主要敵手中國的目的。
川普刻意對敵營扮白臉,如對普廷、習近平稱朋呼友;反之對友邦則扮黑臉,如對加拿大、歐盟義正辭嚴。
川普上任前就曾點名中國、歐盟等國「占美國便宜」,上任後又重申將對這些國家實施對等措施。其中中國在經濟上佔盡美國的便宜,貿易順差近三千億美元,更在全球各地蠶食鯨吞美國的利益,自然成為川普的首要標的。而歐盟雖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歐盟之首的德國卻是在美國羽翼下成長茁壯的經濟大國,由於安享繁榮而不圖軍備,川普稱之「搭便車的國家」。
歐盟對美貿易順差僅次於中國,但北約軍費不足GDP的二%,所以川普在三月六日揚言,北約若不付足軍費,美國就不履行防禦責任,八日英媒也報導川普正考慮從德國撤軍,川普更在內閣會議中直說:「歐盟的成立就是為了搞砸美國」,不滿之意溢於言表。
然而,川普卻對歐盟的對手普廷施恩示好,這些反向操作,都隱藏著離間俄中的戰略意圖,以達集中火力、劍指中國的最終目標。
川—澤在白宮、戲劇般的口舌交鋒後,美國中斷對烏軍援,歐盟手足無措而不得不轉為積極。英國急忙召開十八國峰會,達成歐盟出錢出兵的共識,並力促澤倫斯基赴美重訂礦產協議,似乎見到了峰迴路轉的曙光。
川普為了進逼主敵中國,而對次敵俄國懷柔退讓;反之,對「搭美國便車」的歐盟,敲山震虎,促其自力自強,以悍衛自己的歐洲家園。
若俄烏停戰、中東熄火,美國可由三面峰火轉向單邊拒狼,那麼底氣十足的強勢川普,將使蠢蠢欲動的戰狼國家裹足不前而望洋興嘆。
(作者是日本醫療法人、輝生醫院理事長)自由時報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