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Home政治評論台灣政論賴清德出訪的「非典型突破」(陳昀)

賴清德出訪的「非典型突破」(陳昀)

總統賴清德首次元首外交穩健作收,過境美國期間,賴以台灣印太關鍵戰略地位的角色為主軸,在台美關係獲得「非典型突破」,讓「疑賴論」不攻自破;面對中國極力挖我南太友邦牆腳,企圖突破第二島鏈,我國也「用民主交朋友」,以台灣人的「真誠」力阻威權集團(CRINK)破壞國際秩序。

賴總統過境美國,循例與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議長強生等跨黨派政要通話或視訊,也成為首位受邀進入關島總督官邸、關島議會的台灣元首,從關島機場外佈置的我國國旗,到古蕾露官邸接待時播放我國國歌,都能看出台美雙方長年累積的默契。

賴清德在美國時談話,聚焦台灣自身的角色與責任,明確表達台灣有意願及能力,為印太地區的民主、和平與繁榮做出貢獻,包含持續強化國防韌性,凸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高科技供應鏈的優勢等,一方面回應川普選前的「保護費說」,一方面重申與美國等民主盟友合作的信念,在回應南韓戒嚴事件時,也持續緊扣我國對民主價值的珍惜與堅定。

中國企圖突破第一島鏈封鎖、在印太擴張,已是美國政府最大挑戰,賴總統此行強化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的民主連結,展現與美國等民主友盟共同強化威懾力、維護區域穩定的決心,力阻CRINK集團(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破壞國際秩序。

南太平洋友邦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帛琉因位居第二島鏈,成為中國極力挖牆腳、砸錢誘惑的對象,友邦依然堅定挺台,原因在於我國「用民主交朋友」、雙方共享民主自由的價值。賴總統與帛琉總統惠恕仁共同登上雲林艦視察海上操演,以及我國與吐瓦魯國簽署「太平洋電纜合作意向書」協助完備數位國家基礎建設,都是具體展現。

台灣早年透過農技團拓展外交,近年進一步透過公共衛生展現「Taiwan can help!」如馬紹爾需要的洗腎中心,我國不僅在醫療硬體與人才提供協助,也關切當地水質、遠距醫療等完整規劃,與中國金援外交做出區別。

一位美國資深外交官曾私下評論:「台灣拚外交很有活力,具備台灣人『真誠』的特質,因為真心交朋友、不只是撒錢,才能鞏固邦誼」,這段話為賴清德首次元首外交做了最佳總結。自由時報1206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