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 1 月, 2025
Home台美人物敬悼催生台獨薪火「台灣新社會」王秋森教授 ( 李賢群 )

敬悼催生台獨薪火「台灣新社會」王秋森教授 ( 李賢群 )

接到王秋森教授2024年10月20日辭世的消息,讓我悲痛不已。他是我一生中除了父母以外,影響我最深最大的一位好友。

認識王秋深教授應該是天公伯的安排,命運註定我必須認識他,他改變我的人生,塑造今天我對台灣政治的看法以及對台獨理念的堅持。

王秋森教授是一位熱愛台灣,一生追求台灣獨立的一位教授,在他踏入美國自由國土之後,追求知識的同時,又一頭栽入他一生追求台灣獨立的偉大及神聖的夢想。

左起陳婉真、王秋森、李賢群。

認識王秋森教授是在1983 年,當我到達洛杉磯後,由於洛杉磯租屋昂貴而且身上盤纒有限,以及工作沒有著落之下,暫時找到一位旅館打雜清掃的工作來解決生活上的困頓。那時旅館的員工共有三人,一位中國人,一位香港人,另外就是我台灣人,三人三國,在工作中,認識了一位從台灣來的朋友,聽他説,他以前也在這旅館打工,有時間就常回到這旅館來看電視、吃飯及聊天。由於他是台灣人,所以我們互相倍感親切。

一天,由於我腹部疼痛,被送往洛杉磯南灣的一所公立醫院,等待檢驗結果,因為等不到結果,當天就住在醫院裡,一人躺在病床上,到晚飯後,朋友帶來了一對我不認識的台灣夫婦來醫院看我,這對夫婦待了一、二十分鐘,親切的問候我的情況,然後離開。隔天朋友問我我知道那對夫婦是誰,我說不知道,他說是張維嘉、陳婉真夫婦,從此我成為張維嘉、陳婉真夫婦家的常客,也開始走上台獨的不歸路。

認識婉真及維嘉,也就自然而然的認識了王秋森教授。一九八二年底,王秋森教授為了全心投入追求台灣獨立、傳播台獨的理念,以及和婉貞及維嘉的約束成為全職的台獨工作者,毅然決然辭掉在紐約Syracuse全職教授的職位,來到洛杉磯共同為台獨打拼,王秋森教授來到了洛杉磯,先在美國復刊的「美麗島週報」寫文章、專欄,筆名王建生。

1984年,王秋森教授認為台灣要獨立,必須改變台灣人的文化,新的台灣文化必需要是本土的、進步的、及草根的,所以王秋森教授創辦發行「台灣新社會」月刋,我也跟著王教授的腳步,一集一集的編輯出刊,一直到王教授在1991 年回台當教職為止。前前後後我和王教授相處的時間將近八年,在這八年當中「台灣新社會」在海外當起了台獨運動的啓蒙工作,海外是台獨薪火的保存地,直到1987 年台獨運動的重心轉到台灣為止,「台灣新社會」伴演了重要的角色。

「台灣新社會」發行期間,王秋森教授為了發行「台灣新社會」,開設印刷廠,獨自出資印刷「台灣新社會」,編印海外台獨運動文宣,出版書籍、贊助團體、頓時成為海外政治團體的中心,海內外政治團體及人物來到洛杉磯,都會到「台灣新社會」來和王秋森教授拜訪、對話、討論, 王秋森教授對政治的看法有獨到的看法及堅持,讓人敬佩。

工作中王秋森教授是一個有涵養、謙虛、腳踏實地、一絲不苟、不妥協的一位完美主義者。做什麼事都是追求完美。王秋森教授學術涵養深厚,喜歡思考、追求新知、熱心公益、對台獨的堅持、思想的進步,是一位讓人尊敬的一位前輩。

和王秋森教授八年相處期間,我和王秋森教授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他是我政治的啓蒙者,他傳授給我對人生的看法及態度,這種態度及看法被我應用到我的職業上,讓我覺得我在職業上的態度必須是專業的、必須是守信用的,必須是熱忱的,必須是有人性,對的事情要有堅持,要有自己的看法及想法。

1991年王秋森教授回台當教職,後任「台大公共衞生學院」院長,曾聽他說,在他擔任院長時,會有要人、高官來替人推薦當任院內教職,他都以學術專業為考量,不妥協那些高官要人的推薦,來選擇院內的教職, 在當任院長期間,常與年輕學生在一起,啓發學生獨立思考,一思不苟,敬業的態度,為學生所敬仰。

在他65歲時,仍然担任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一職,他本可以延遲退休再當任院長職位二年,他為了別人有當任院長的機會,毅然決然申請退休,不戀棧的態度讓人感到敬佩。

退休後,王秋森教授回到美國洛杉磯過著退休的生活,我和多位好友也定期和王秋森教授見面、聚會;直到今年2024 年,我發現王秋森教授身體發生變化,今年美國洛杉磯台灣會館舉辦「二二八追思大會」,我身為會館二二八召集人,我邀請王秋森教授講述「二七部隊」的故事,那時我已發覺王秋森教授的思考有一種遲緩的現象,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4年8月25日,他那天的身體狀況就不怎麼好,回家後就一病臥床休養,但不到二個月病情不見好轉,直到接到王秋森教授女兒轉告死亡的耗訊。

王教授,一路好走,您為台灣付出太多太多,您所播的台獨種子已深入很多人的心中,請安息吧。(FAPA洛杉磯分會會長) 1023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