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位世界資訊巨擘齊聚台灣,以台灣話談論高科技,親切又新鮮,帶動台語的討論。前一陣子立委質詢本土語言教育困境,強調環境營造的重要性,真是一針見血。
筆者無法對「五告水」或「有夠美」或「有夠媠」或ū-kàu suí等書寫發表意見,留待語言專家釐清。但基於在教育廣播電台製作、主持台語節目四年經驗,語言永續應有適合環境來培養與茁壯。如果我們會說卻平常不用,台語就在世代遞減情況下訴諸高閣而走向衰弱,僅僅依賴教育系統維持總是不夠力。
雖然我的台語聽、說無礙,但做廣播的台灣美術節目卻吃足苦頭,許多用語必須借用,但很快倒吃甘蔗,學得許多新鮮用詞和表達,著實是一趟母語尋親之旅。而訪賓與聽眾也享受用台語講台灣美術有夠媠氣的快感。
若是袂曉講,無要緊,不要有壓力,說錯也沒關係,程度好的也不要當「正義魔人」到處糾錯,享受說母語的感覺最重要。
同樣的,全民英語的基礎在於普遍環境的鋪設。教育部卻把主力放在英語教學上,如今雙語政策達標遙遙無期,無怪乎新任教長鄭英耀坦言需卅年才能達成。我認為恐怕會更久,因為沒有對症下藥只徒具形式。
個人經驗,廿幾年前留學回國後全家決定以英語為通用語,避開華語宰制,現在第三代兩歲多孫女在家裡口操台語、英語、華語已無障礙。沒補習或出國卻能朗朗上口,就是有意識地營造語言環境而已。
會講母語的長輩朋友們,我們可不可以從日常生活養成大量說母語的習慣?語言教育政策上則應從學校場域轉向社教環境才是正途。
(作者為前「寶島美術館」廣播節目金鐘獎主持人)自由時報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