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6 7 月, 2024
Home專欄Beckon「勇」不放棄 開拓出台灣共識(Beckon)

「勇」不放棄 開拓出台灣共識(Beckon)

Beckon

中國的崛起和霸道突顯了台灣的危機。台灣極須客觀的面對這些危機,跳出框框尋找突破之道才能開拓出路。

例如國防,台灣的境外防衛策略的前提是海峽上空的制空權。但是台灣已失去制空權。中國的海軍已出征到非洲,並在日本及阿拉伯附近和蘇聯進行演習。中國潛水艇的數量已快超過美國。它的飛彈已可射到美國協防台灣時必須使用的空軍基地及馳援的航空母艦。它海空封鎖台灣的威脅已不容忽視。美國有專家認為中國若決心掠奪台灣,台灣必須有美國的支援才能擊退中國;建議台灣將武器採購的考慮重點,從政治上的象徵意義轉移到實際需要;並將戰略防線退到島上,以空間換取時間,美軍才能有足夠的時間趕到支援。雖然這些建議的適當性可能見仁見智,也牽涉到三軍資源分配的角力調整不易,但指出台灣必須面對的問題。沒國防就沒國家,獨立自主的意願和呼聲再高也無濟於事。台灣應以以色列為借鏡,面對台灣的國防危機,檢討台灣自衛的努力及決心是否應加強、台灣對美國的依賴和信心是否太過一廂情願,並尋找對策。

經濟是國家的動脈。馬英九的親中政策若如其所言提高了一般人民的經濟能力,人民也不會唾棄他。他的親中謀和反而大幅提高了人民對親中的疑慮及反對。但是台灣的經濟已過度依賴中國。台灣對中國的投資及技術的輸出,已助長了中國產業取代台灣的能力。台灣要剪斷中國的經濟臍帶,就必須盡力和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讓自由競爭提升台灣的經濟動力及競爭力,台灣才能開拓其它市場,降低對中國的依賴。要到達此目的,台灣需要美國的幫助,其他的國家才肯抵拒中國的壓力,和台灣簽約。但是美牛事件,馬政府因為社會輿論及在野黨的反對而出爾反爾,使得美國質疑台灣政府執行承諾的能力,導致台美貿易談判停擺。目前尚未聽到台灣討論如何輔助受衝擊者、如何補救談判誠信的聲音,令人擔憂。

台灣急需面對的議題除了國防和經濟外,包括憲政體制的改革、立法效率及新聞媒體素質的提高。但是最迫切的是如何凝聚共識化解「一中」難題。

美國的茶黨堅持已見,導致共和黨未能順應民意調整立場。台灣極藍極綠的對立也產生類似的不良效果。一有人拋出非傳統的意見來討論,就受到非理性的批評和譴責。加上媒體偏好報導刺激性的新聞,鮮少客觀的深入探討各種不同立場的優缺點。很多政治人物、名嘴及新聞從業者又忘了言論自由的基石是尊重事實、意見不同者及道德責任。其後果是如何具體化解「一中」的議題被綁架,無理性討論的空間。

「一中」議題的理性討論被綁架,受害的是認同維持現狀及主張一邊一國的人。它也使民進黨對如何處理兩岸問題停留在政策的宣示,對討論如何具體化解「一中」問題裹足不前。讓選民繼續懷疑民進黨處理「一中」問題的能力。讓中國以威脅民進黨利誘國民黨來分化吞食台灣。

兩岸談判是台灣長治久安必經之路。但是就如香港的最後一任總督指出,英國在談判香港回歸時,犯了先同意「回歸」再談具體內容的重大錯誤。自治、一國兩制、九二共識等口號和標籤是虛無飄渺的。接受它們為談判的前提等於將台灣的民主自由束頸自縛。西藏式的自治和香港式的一國兩制就是實例。

台灣追求的是實質的獨立自主。西藏式的自治和香港式的一國兩制,台灣絕對不能接受。但是台灣及國際學者都建議過的邦聯、國協或其它替代方案呢?抽象的名辭容易被接受,但是魔鬼藏在細節裡。值得考慮的方案要有那些具體內容台灣才能接受?這些及其它相關議題,包括如何防範中國違反協議,其答案見仁見智,一定會有很多不同的見解,需經過深思熟慮、公開討論才能凝聚共識。有共識作為後盾,台灣才有能耐抗拒中國的恐嚇和威脅。共識的凝聚力越強抗力也越強。深盼台灣不同深度的藍綠及中間人士,能以包含、容忍及開放的民主風度共同努力替台灣尋找台灣共識,台灣才能有獨立自主的前途。

May 20, 2015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