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 10 月, 2024
Home即時新聞紐時:中國製品「洗產地」逃關稅 全球頭痛的存在

紐時:中國製品「洗產地」逃關稅 全球頭痛的存在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製產品出口成長速度超出預期,使世界各地就業機會陷入危機,並且引發越來越強烈的反彈。

報導指出,從鋼鐵和汽車到消費性電子產品和太陽能板,中國工廠正在尋找更多的海外買家購買商品。世界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此時正對中方胃口,雖然昔日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營建與公寓套房出問題,成為中國目前經濟低迷的罪魁禍首之一,但其他國仍擔憂若中國復甦,會損害自身利益,開始採取應對。

上週歐盟聲稱,找到中國非法補貼的「大量證據」,因此準備對所有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徵收關稅。此外,歐盟還一直考慮對中國的風力渦輪機與太陽能板設定進口限制;印度則已於去年9月,宣布對來自中國的鋼鐵徵收全面性關稅。

歐洲領袖們去年12月訪問北京期間曾警告,中國正興建遠高於實際所需數量的工廠,以彌補房市危機的失血。

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的數據,中國生產全世界3分之1的製造品,比美國、德國、日本、南韓的總和還多。近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限制也持續增加,總統拜登(Joe Biden)近期更表示,要確保美國先進技術不會被中國獲取並且使用。

不過中國也找到一些繞過關稅的方法,例如將零件銷往越南、馬來西亞和墨西哥等國家,再讓這些國家對產品進行加工,變成當地產品,而非中國製造,再將這些產品運往美國和歐盟,以此降低關稅,甚至是零關稅。

中國出口的爆炸性成長從製成品貿易順差可見一斑,是二戰以來世界上最大順差,這些順差造就他國的逆差累及經濟成長。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戴琪(Katherine Tai)表示,中國已經成為北美貿易關係中,緊張和令人擔憂的一個重要因素。

歐美與開發中國家的長期經濟關係,也因開發中國家越來越多購買廉價的中國製品而面臨威脅。在拉美和非洲大部分地區,各國現在從中國購買的商品數量,比向鄰近工業化民主國家都多,而美、歐對此無能為力。

外銷順差擴大不僅與出口增加有關,中國更已減少或停止從西方購買許多製成品,作為過去20年來一系列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措施的一環。

紐約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專家塞瑟(Brad Setser)、魏蘭(Michael Weilandt)計算顯示,相對全球經濟而言,中國製造業產品現在的出超約是日本20世紀80年代最大出超的兩倍。

但是中國則擔憂他們認為的不公平保護主義浪潮興起。近日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兩會期間,引用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研究表示,去年全球實施約3000項貿易限制措施,高於2019年的1100項,其中大部分是針對中國,凸顯全球對於中國製品的反制正逐漸升高。自由時報0313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