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石破茂領軍的自民黨在廿日的參議院選舉中慘敗,這也是石破去年十月上台以來,繼眾議院大選、東京都議員選舉之後的三連敗!自民黨失去民心,表面上的主因是黨內派閥政治獻金未如實申報,造成民眾不信任,但三場選舉下來,可以發現真正敗因恐怕是石破本人。
保守鐵票不挺 流向右派小黨
原本支持前首相安倍晉三領導下的自民黨的保守派鐵票,變成反石破「賭爛票」,大量轉向標榜保守色彩的新興小黨,去年眾院大選造就了國民民主黨席次暴增,今年更轉向投給參政黨。
安倍在二○一二年至二○年的自民黨總裁與首相任期中,領導自民黨經歷眾院和參院共六次全國性大選,均獲大勝,即使是在他下野後至二二年七月遇刺身亡,約兩年內兩次全國大選依然發揮吸票能力,協助自民黨守住國會過半的執政優勢,贏得保守派選民信任與支持,保守派選票也成為自民黨長期執政的後盾。
石破是自民黨內「反安倍」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支持者鮮少轉化為自民黨的選票。去年石破當選自民黨總裁後,閃電解散國會,當時在野黨大打自民黨派閥政治獻金申報不實議題,石破也藉機整肅黨內異己,造成安倍派在大選中潰不成軍。但自民黨在眾院大選中依舊慘敗,席次大減,形成朝小野大局面。
儘管派閥政治獻金申報不實被視為自民黨的主要敗因,但弔詭的是,選票並未流入打得最兇的在野第一大黨立憲民主黨,而是主張減稅的國民民主黨。相同的情況今年再次重演,六月舉行東京都議員選舉,自民黨苦吞史上最慘敗績。
減稅、中國、關稅議題失民心
究其實,今年的這兩場選舉,派閥政治獻金問題早已不是爭議焦點,浮上檯面的是物價上漲、減稅、外國人問題和美日關稅談判等。石破未能有效回應國民民主黨的減稅主張,甚至向主張增稅的立憲民主黨靠攏;在對中態度上,被批評過於軟弱,在美日關稅談判上也顯得無計可施。
更致命的是,石破並未修復與自民黨保守派支持者的關係。例如,去年因政治獻金問題退黨的安倍派大將世耕弘成,去年在和歌山轉戰眾議員,成功打敗自民黨大老、前幹事長二階俊博的兒子二階伸康。世耕攻破和歌山的「二階王國」,背後有以前支持自民黨的保守派選票力挺。
新興小黨「參政黨」在東京都議會和此次參院選戰中異軍突起,高呼「日本人優先」口號,讓日本移民政策意外成為選戰主軸之一。有評論家認為,參政黨搭上「反全球化」趨勢的列車,但選情分析家米重克洋認為,參政黨吸收的能量,來自「反石破、親安倍及反民主(立憲民主和國民民主兩黨)」的保守派選票。自由時報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