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 7 月, 2025
Home即時新聞星鏈好用但不可信任 台灣另謀它途

星鏈好用但不可信任 台灣另謀它途

太空產業商機日漸龐大,低軌衛星產值節節攀升,整體衛星產業中,可劃分為 地面設備、衛星服務、衛星製造、發射服務等4大主軸,而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高與海底電纜屢傳中斷事件,台灣正加速部署低軌衛星通訊系統,台廠也積極打入低軌衛星產業供應鏈。

低軌衛星市場快速擴張,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atellite Industry Association)數據顯示,2035年全球衛星通訊產業市場規模將成長至150億美元,2040年太空科技產值更可望突破1兆美元。

2022年的俄烏衝突打響美國太空服務公司SpaceX「星鏈」(Starlink)名號,自2019年首次發射至今,在全球上空擁有超過6000枚衛星,並覆蓋超過100個國家,《華爾街日報》指出,台灣政府一直想確保在遭遇中國入侵或封鎖等狀況時,能擁有維持網路的韌性,遍布全球的星鏈網路似乎是最佳選擇,但是至今遲遲沒有登陸台灣。

過去幾年裡,曾數次傳出台灣可能有望開放星鏈的消息,但在星鏈官網上,台灣仍被分類在尚未有確切推出計畫的組別當中。

馬斯克親中 台灣有疑慮 

先前,外界曾懷疑是馬斯克與中國政府關係過於緊密,才遲遲不願在台灣推出星鏈服務,甚至《華爾街日報》曾爆料,馬斯克與俄羅斯總統普廷長期保持祕密聯繫,普廷曾一度要求他不要在台灣提供星鏈服務。

另外在2023年馬斯克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時引發台灣政府的批評。

後來2024年,《路透》、《衛報》等報導,基於地緣政治風險考量,傳出SpaceX要求台灣供應商將製造業務移出台灣,導致部分供應鏈出現遷移。

不過SpaceX之後在社群媒體X表示,星鏈目前並未在台灣提供服務,不是受到中俄的政治力介入,單純是因為缺乏相關許可,以及無法配合台灣衛星網路服務商必須由本地投資人或業者持有多數股權的規定。

話雖然此,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有台灣官員表示台灣不能信任馬斯克,因馬斯克曾多次發表偏向中國的台海觀點,例如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認為中國可以透過在台灣設立特別行政區解決台海問題。

此外他也在商業及科技Podcast「All In Podcast」上,聲稱他近年來多次造訪中國,並和中國多個層面的高階領導人有過不少交流,所以他「很了解中國」。

他表示,統一台灣是中國的「根本」問題,認為對北京來說,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無異於夏威夷與美國的關係。

低軌衛星是最佳方案 中華電信率先取得OneWeb執照

中華電信在今年6月3日已取得政府核可的OneWeb低軌衛星固定通信商用許可,OneWeb即刻商轉,成為國內首家獲得此許可的業者,領航台灣低軌衛星通信時代正式到來。董事長簡志誠進一步指出,中華電信未來將持續投資多軌衛星及前瞻技術,推動高、中、低軌多軌衛星網路布局,強化台灣海地星空整體網路韌性,並提升台灣在全球衛星通信領域的競爭力與自主性。

台灣超過9成的國際網路流量依賴海底電纜傳輸。一旦遭地震、船隻誤損,或更嚴重的蓄意破壞(如軍事灰色行動),恐導致台灣對外網路全面中斷陷入「資訊孤島」。

舉例來說,2023年兩條台馬海纜疑遭中國船隻損害,造成馬祖約50天大規模斷網,低軌衛星在此情境下,似乎成為能維持最低通訊能力的備用系統。

為強化國家級通訊備援能力,台灣已與英國 OneWeb(現與歐洲 Eutelsat 合併)展開合作,並正與亞馬遜的Kuiper及加拿大Telesat洽談合作,同時政府也加快自主衛星研發腳步。

國科會表示,將打造台灣首批6顆低軌通訊衛星,首顆預計於2027年發射,第2顆預計於2030年發射,其餘4顆則將透過國際合作模式協助國內廠商發展。 這些衛星的發射,旨在強化國家安全,提升太空科技自主能力,並促進本土衛星產業發展。

台灣數位部宣布,要在全台各地建置700多個低軌道衛星地面接收站,分布於校園、消防單位與偏遠地區,另以高空氣球平台增強接收範圍與抗災能力,目標是強化與完成全島通訊備援體系。

台灣14條聯外海纜  是網路資訊命脈

台灣的太空事業始於國家太空中心(TASA)已有多年歷史,承擔許多國家衛星任務,台灣也有不少高軌道衛星的關鍵零組件製造商,2023年台灣自製的第1枚氣象衛星升空,代表台灣的太空產業進入下一個里程碑。

今年TASA端出新計畫,預計投入新台幣近25億元預算,攜手業界研製4顆低軌通訊衛星,最快2029年升空,逐步形成台灣「星網」。

TASA自製立方衛星山雀T2(PARUS-T2),台灣時間6月24日,凌晨5時25分搭乘SpaceX獵鷹九號火箭Transporter 14航班自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升空,是繼今年1月首顆山雀升空後的第2顆。

彭博曾報導,台灣與「斷網」之間的距離,只有約14條連外的海底電纜,一旦中國發動對台灣的侵略,這些海底電纜勢必成為中國攻擊的首波目標。

美國康乃爾大學軍事史學家David Silbey表示,台灣必須準備好應對通訊網路受到全面攻擊的情況,「如果你不能透過衛星通訊與你的軍隊通聯,連常規戰爭都無法打」。

低軌衛星在戰爭時能成為重要的備援通訊系統,除了能提供高速的寬頻網路外,其衛星處於高空不易被攻擊,當其他通訊基礎設施被摧毀時,低軌衛星仍能成重要備援方案,確保緊急狀況下重要通訊正常運行。自由時報0701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