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9 7 月, 2025
Home即時新聞情報外洩引爆白宮與國會對立 川普傳擬封鎖敏感資訊

情報外洩引爆白宮與國會對立 川普傳擬封鎖敏感資訊

一場預定26日舉行的國會機密簡報會,意外揭示美國總統川普與國會監督體系及情報界間日益升高的緊張關係。據美媒報導,川普政府因不滿內部評估指出「對伊朗核設施空襲成效有限」的機密資訊外洩,正考慮限制與國會分享敏感情報,已要求聯邦調查局(FBI)調查,追查洩密來源。

根據《美聯社》報導,白宮將由國防部長赫格塞、國務卿魯比歐、中情局(CIA)局長長雷克里夫及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前往國會,針對6月中旬對伊朗核設施的聯合空襲行動進行簡報。然而,原本應擔任簡報核心角色的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卻未列入名單。

《華盛頓郵報》引述官員說法指出,加巴德過去曾評估伊朗並未重啟核武計畫,川普總統不僅公開稱其評估「錯誤」,更在處理以伊衝突的決策圈中,很大程度上將她「邊緣化」(sidelined)。對此,白宮僅表示將由中情局長代表情報界發言。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則強調,國會有權獲得全面情報簡報,「這是國會的法定監督職責。」

事件的導火線是一份由美國國防情報局(DIA)撰寫的初步「戰損評估報告」。報告上傳政府內部機密分享系統CAPNET僅數小時後,就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與紐時引用報導,內容指出此次空襲僅讓伊朗核計畫延宕數個月,未達到總統所宣稱的「徹底摧毀」(obliterated)效果。

對此,美國新聞網站《Axios》引述白宮高階官員說法指出:「我們正向洩密者宣戰。」川普政府除考慮限縮CAPNET的敏感資訊流通,亦已要求FBI調查此次外洩。為反制負面輿論,川普更親自在「真相社群」上宣布,國防部將舉行一場「大型記者會」,以「捍衛我們偉大美國飛行員的尊嚴」,並錯誤地宣稱飛行員們「在敵方領土危險飛行了36小時」。

在報告內容引發爭議後,中情局長雷克里夫發布聲明稱,初步評估顯示伊朗核設施已遭「嚴重損害」(severely damaged),但並未重申總統所用的「摧毁」字眼。軍方方面,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則表示,目前評估顯示目標設施遭到「極其嚴重的破壞」,但完整損害評估尚需時間釐清。

根據《Axios》進一步報導,川普政府自上任以來即對情報界存有戒心,此次事件加劇行政部門與情報體系的互不信任。一名白宮顧問透露:「總統始終懷疑情報體系內部有人與他對立,這次洩密事件更加深了這種看法。」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更多相關機密將被撤回或封存。白宮尚未說明是否將持續調整機密資訊的分享機制,也未回應是否會進一步更動簡報會內容與出席名單。國會方面則表示,將持續關注行政部門是否履行法定的情報通報義務。自由時報0626

Facebook Comments Box
相關新聞
- Advertisment -

相關分類